在长葛市区视察路,古色古香的景济堂中医馆静静伫立,檀木匾额上的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不仅是百姓寻医问药的港湾,更是四代中医世家传承岐黄之术的精神图腾。近日,河南电视台“健康河南”频道《百城名医》栏目走进景济堂,对话创始人岳保玲,探寻这位中医传承者如何以仁心妙术守护生命,让千年中医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一、世家传承:在药香中孕育的中医梦
推开景济堂斑驳的木门,药柜中百余种药材的清香扑面而来,泛黄的《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整齐陈列,诊桌上摆放着古朴的脉枕和银针。这方充满岁月沉淀的天地,正是岳保玲中医之路的起点。
(景济堂创始人岳保玲)
“小时候,爷爷背着药箱走街串巷,用几味草药就能缓解乡亲的病痛。”回忆起童年,岳保玲的眼神中满是温暖。在中医世家的熏陶下,她自幼便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辨认药材的性味归经,到背诵经典医籍的条文;从观摩长辈问诊时的望闻问切,到独立开方时的谨慎斟酌,中医文化早已融入她的血脉。
岳保玲从安阳中医学院毕业时,岳保玲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中医的根在民间,我的使命就是把祖辈的医术和仁心传承下去。”带着这样的信念,她接过家族传承的接力棒,创办了景济堂中医馆,开启了守护百姓健康的征程。
二、仁心仁术:以辨证论治守护生命本真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协调平衡,才能保持健康。”诊疗间隙,岳保玲指着墙上的人体经络图向记者讲解。她以感冒为例,生动阐释中医的智慧:同样是发热咳嗽,风寒型需用辛温解表之法,风热型则要辛凉泄热,“千人千方”的精准施治,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
医馆墙上悬挂的百余面锦旗,诉说着一个个温暖的故事。曾有一位被慢性病折磨多年的患者,辗转多地求医无果。岳保玲通过细致问诊和把脉,发现患者不仅有气血亏虚,更因长期焦虑导致肝郁气滞。她以经典方剂为基础,结合患者体质调配药方,同时耐心疏导情绪。三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送来锦旗时激动地说:“岳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病,更让我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医者要有菩萨心肠。”这是岳保玲常挂在嘴边的话。遇到家境贫寒的患者,她总是主动减免费用,甚至自掏腰包代购药材。去年寒冬,一位单亲妈妈带着患病女儿前来求诊,因无力支付药费愁眉不展。岳保玲不仅免费治疗,还将自己珍藏的中医启蒙书籍送给女孩:“等你长大,或许能明白这些草木的力量。”
三、文化传承:让岐黄薪火永续不灭
在景济堂二楼的传习室,年轻学徒们围坐在岳保玲身边,认真记录着病案分析。“中医传承,不仅要传技术,更要传医德。”她翻开《大医精诚》,逐字讲解“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皆如至亲之想”的医者准则。
为了让中医文化薪火相传,岳保玲不仅收徒授业,还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方式。她开发了“二十四节气养生指南”小程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中医养生知识;针对上班族常见的亚健康问题,设计了便携的艾灸盒和穴位按摩操。“中医不是老古董,它完全能成为现代人的健康管家。”岳保玲如是说。
春节期间,当万家团圆之时,景济堂的灯火依然明亮。岳保玲结合春节习俗,推出“迎春祛邪”中药香囊和“健脾暖胃”养生粥方。她还根据五行学说和生肖特点,为不同人群定制调养方案,将中医智慧融入生活点滴。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四、未来展望:让中医智慧照亮健康之路
谈及中医的未来,岳保玲眼神坚定:“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经验。我们这一代人,既要守正,更要创新。”她计划在未来建立中医文化研学基地,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信任中医;同时加强与现代医学的交流合作,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径。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中医这门古老的学问焕发新生,让更多人受益于中医智慧。”岳保玲表示,她将继续培养中医人才,推动中医文化传播,让景济堂成为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阵地。从家族传承到社会担当,从传统医术到现代创新,岳保玲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中医人的使命。在她的努力下,景济堂不仅是百姓信赖的医馆,更成为了中医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相信在无数像岳保玲这样的中医传承者的坚守与创新下,中医药这颗璀璨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守护人民健康、弘扬中华文化作出更大贡献。(刘十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