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交二航局利咸高速工地试验室主任张俊
中交二航局“航五工匠”——湖北利咸高速第四合同段工地试验室主任张俊正在聚精会神工作
在鄂西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救火队员”——他不是消防员,却总在工程建设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专业与执着扑灭一个个施工难题。他就是中交二航局利咸高速项目第四合同段工地试验室主任张俊,一位用十年光阴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建设者。
“我就是个‘救火队员’。”张俊这样调侃自己的职业。十年职业生涯,八个项目中有六个都是临危受命。2023年10月5日,当他来到利咸高速项目时,面临的困境远超想象:5个合同流程未完成、334份外委报告未取回,而一个半月后就要浇筑的预制T梁、连续梁连混凝土配合比都还没确定。
没有片刻犹豫,张俊立即投入“战斗”。他白天奔波于各个单位之间完善手续,晚上泡在试验室调试配合比。鄂西南的十月阴雨连绵,崎岖的山路单程就要5个小时。“每天8点出门,回来已是深夜,衣服就没干过。”同事回忆道。正是这种“软磨硬泡”的执着,让他最终完善了所有手续,保证了材料款按时计量。
试验室门口堆积如山的试件,见证了张俊的艰辛。为了找到最佳配合比,他带领团队连续设计试配80余套方案。那段时间,试验室的灯总是亮到凌晨。最终,他们不仅按时完成了配合比设计,成功通过采取双掺合料、更换专用高性能减水剂、自建料场生产工艺调整等措施,解决了自建料场试配C50及以上标号混凝土的难题,节约成本上千万元。
2024年9月,张俊荣获中交二航局五公司“航五工匠”称号。在宣讲会上,他动情地说:“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何种工作,我们都要践行好‘工匠精神’,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把工作做好,争取做自己岗位的新时代工匠。”
这个“五一”,张俊依然坚守在工地。站在刚刚浇筑完成的T梁旁,他望着蜿蜒向前的路基说:“看着难题一个个被攻克,工程一天天推进,这就是我们建设者最大的幸福。”(吴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