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原创脱贫攻坚微电影《大梨村》贵州籍导演黄宗孟作品

2025-04-27 11:41:53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微电影《大梨村》是贵州籍导演黄宗孟编剧、导演并主演的一部脱贫攻坚微电影。影片以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大梨村脱贫攻坚真实故事为原型创作的扶贫主题影视作品。通过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劝说搬迁、修路占地矛盾化解等核心情节,展现基层干部落实扶贫政策的艰辛历程与村民思想转变。反映了大梨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讲述广大扶贫干部心系人民,不忘初心、担当负责、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奉献精神,展现了毛石镇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民风。表达了百姓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影片于2020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全网首映后,陆续推出多个版本在搜狐视频、哔哩哔哩、优酷等平台展播,最高以超清画质呈现。且获全国微电影大赛优秀奖。

微电影《大梨村》剧照

创作背景及故事

2020年8月25日,汇川区毛石镇大梨村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喜气洋洋、村民都聚集于此。今天,大梨村迎来了两件喜事,第一件喜事是曾经的困难帮扶户冯宝今天和村里的王春花结婚了。另外一件喜事是石林山庄开业了。大梨村驻村第一书记赵林高兴地主持着这场晚宴。现场锣鼓喧天,烟花齐放,安静的小山村瞬间变成不夜城。原来,这是拍戏现场。一部讲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公益微电影《大梨村》作品最后一场杀青戏正在精彩演绎。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策划,拍摄,这部戏终于在全剧组人员努力下顺利杀青。驻村第一书记赵林的扮演者也是这部剧的编剧和总导演、制片人黄宗孟此时却放声痛哭。

微电影《大梨村》剧照

今年年初,他就开始策划拍一部脱贫攻坚公益微电影,后来疫情到来,他就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宣传工作中。今年七月份,他找到曾经有过拍微电影相同想法的遵义一家酒企负责人。当晚两人电话聊了近2个小时,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由黄宗孟负责方案策划,剧本编写,导演,招演员,组建剧组和相关单位部门对接拍摄工作等。这家酒企负责人负责筹集资金。第二天,黄宗孟找到好友龚铭。他听完要拍摄公益题材片子后,表示大力支持。2020年8月8日,他带着剧组主创团队来到汇川区毛石镇大梨村实地看景。并和原驻村第一书记何傧一起探讨剧本。后经毛石镇相关领导,区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多次对剧本进行指导修改,最终剧本成型。定下了开机日期,黄宗孟高兴地找到负责筹集资金的那家酒企负责人。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赞助经费没有,可以赞助一些酒水。黄宗孟马上回绝了他的好意。资金链瞬间断裂。龚铭知道消息后找来了自己兄弟龚乾发,讲述了目前遇到的困境。龚乾发随后找来了自己的朋友车叶挺。商议后,最终决定自己出资拍摄。车叶挺瞒着家人将自己的小货车低价出售,龚乾发也将自己的轿车低价出售。黄宗孟到处跟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钱,拍摄资金有了着落。

https://techchina.nancai.net/2025/0427/59ff4b178d0c43e.png

微电影《大梨村》剧照

影片开机拍摄

2020年8月18日正式开机拍摄。成片30多分钟的微电影,28场戏,除了主演外其余群演都是在当地临时找的乡亲们扮演。10天拍摄周期,可想而知难度相当大。演技不够,设备欠缺等这些都不是黄宗孟最担心的,他最担心的是导演组,制片组,道具场务组,摄影组,演员组,化妆组,后勤组等这么多人每天的衣食住行,安全等问题。每天早上5点钟剧组准时起床吃早餐然后出发拍摄场地。晚上11点左右才回到住处。每天18个小时的拍摄,剧组所有人员都吃不消。当大家都睡觉了,黄宗孟还在制作明天的拍摄计划,由于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多都是需要临时调整的。拍摄期间,他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有时候直接不睡觉。大家筹集到的拍摄经费有限,没有企业赞助,他必须按计划完成所有拍摄。期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但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人说他在为官方做嫁衣,也有人骂他傻,更有人说这是为了沽名钓誉为了挣钱等。他说道:其实我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我也知道有些人在背后说我,但是我不介意,也不在乎。

https://techchina.nancai.net/2025/0427/d2c643ce0f1b6d9.jpg

微电影《大梨村》剧照

影片创作背景

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西部的大梨村,是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该村已于2018年顺利完成出列任务,摘掉多年的“贫困帽”。大梨村建设通村公路1条4.7公里;建设通组公路20条共40余公里,实施饮水工程2个,新修移动基站3个。改造了560栋房屋,新建文化广场1个,完成三改三化621户,安装太阳能路灯680盏,异地搬迁62户281人,完成老旧房整治327栋。大梨村绿壳蛋鸡林下养殖项目,已经发展到2万羽规模,日均产蛋1万枚,已于2018年全面脱贫,在2019年实现全村贫困人口234户858人清零。大梨村也是黄宗孟的家乡。从小生长在那里的他见证了眼前的变化。曾经的泥巴路现在变成了水泥路,路灯也有了,自来水也接到了家里,教育环境也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当知道村里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的不容易和今后销售可能遇到难题。他才筹集资金拍摄这部公益宣传片。旨在将大梨村的变化和风土人情、人文景观、林下养鸡产业等展现在公众眼前,在剧本的打造上都是围绕“三农”创作。

导演简介

黄宗孟、男、出生于1990年7月28日,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人,初中文化,13岁辍学步入社会。先后从事过餐厅服务员、酒吧服务员、家政服务员、化妆品推销员、装修工人以及摆过地摊。2015年6月,由黄宗孟编剧、导演并主演的讲述他自己电影梦的微电影《我能拍电影》诞生。这是他第一次用手机拍电影。从那时起,他对电影的痴迷就一发不可收拾,他一边拍摄一边自学,经常通宵熬夜。找不到演员,就动员身边的朋友,亲人一起参与其中。自编、自导、自演,拍摄机器只有一部手机,剪辑、配音全部自己完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国第一部青春励志正能量手机电影诞生,他也被誉为“中国手机电影第一人”。

导演黄宗孟照片

先后拍摄了青春励志微电影《我能拍电影》、反腐微电影《回头》、脱贫攻坚微电影《大梨村》、打拐微电影《代号猎狗》、心理情景剧短视频《心世界》、文旅宣传短视频《爱在遵义》、《璀璨灯海,梦幻之夜》、禁毒短视频《好奇》等作品。天眼新闻、光明网、中国艺术报、人民网、中国文联等媒体相继进行报道。其中,《代号猎狗》入围2018贵阳市第五届微电影大赛,《大梨村》荣获2021“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全国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心理情景剧《心世界》荣获2024遵义市播州区第四届未成年人心理情景剧大赛“二等奖”,2024遵义市第四届未成年人心理情景剧大赛“三等奖”。《爱在遵义》荣获2024“冬游遵义”短视频大赛入围奖。他始终坚守网络底线,秉持传播真善美、争做“好网民”的理念,积极传播正能量,荣获2021年“遵义市好网民”荣誉称号,2024年度“优秀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