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纪中团队在结直肠癌(CRC)治疗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发现一种基于天然活性分子高辣椒素 II(Homocapsaicin II, Hp II)的新型抗癌机制,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该研究成果即将在 sci 一区期刊发表,有望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2024 年国内新增病例约 57.71 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总数的 10.7%,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也居于前列。尽管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现有化疗药物如 5- 氟尿嘧啶(5-FU)存在治疗窗口窄、毒副作用显著及易诱发耐药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治疗效果。
图为王子寒同学在蛋白免疫印记显影
研究发现
赵纪中团队聚焦于天然活性分子高辣椒素 II(Hp II),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深入探究了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在体外实验中,Hp II(20–200 μM)能显著抑制 HCT116、SW480、HT29 等多种 CRC 细胞的增殖活性,且对正常肠上皮细胞毒性微弱。在体内实验中,Hp II(25 mg/kg/d)可有效抑制 HCT116 移植瘤生长,对小鼠体重影响较小,展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机制研究表明,Hp II 能靶向微管驱动蛋白,影响其泛素化降解,使其蛋白积累,激活双通路导致铁死亡途径使 CRC 细胞死亡。
图为钱飞宇同学在清洗二抗
研究价值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 Hp II 通过 “KIF11 - 胆固醇代谢 - 有丝分裂稳态失衡 - 铁死亡” 多轴联动的分子机制选择性杀伤 CRC 细胞,不仅为天然产物抗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候选分子,还创新性地将胆固醇代谢异常与有丝分裂紊乱关联,为克服传统化疗耐药性开辟了理论新途径。
与传统一线化疗药物 5-FU 相比,Hp II 在体内外均展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和较低的毒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这一发现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药物靶点,有望推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赵纪中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的开展,Hp II 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结直肠癌治疗药物,造福广大患者。(钱飞宇 侯皓宇 沙宇轩 安心 史蕊 邓佳乐 潘琰 王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