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及全民反诈防诈意识,4月14日上午,信息时报社联合平安集团驻广州产险、银行、寿险、健康险、担保共同举办了“睿智乐龄 平安守护” 暨 “全民反诈” 金融知识大讲堂平安守护者行动。活动上没有华丽辞藻,只求“干货”落地,每一个防骗要点,都旨在为老年学员提升风险“免疫力”。平安集团广州地区消保联席以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切实为老年群体撑起金融保护伞,助力银发族安心畅享美好生活。
活动现场
“犯罪分⼦常常以高回报为诱惑,打着有奖、投资、养生、养老、健康讲座、旅游、亲情陪伴等名义,引诱中老年人转账或参与其所谓的投资项目,骗取资金,卷款而逃。”活动现场,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摒弃晦涩术语,用一个个真实且典型的案例 “说话”:从“健康讲座”骗局的惊心动魄,到“以房养老”的隐蔽伪装,抽丝剥茧还原诈骗分子的狡猾手段。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工作人员揭秘金融诈骗手段
不仅如此,为了让反诈知识深深扎根在大家心间,工作人员还精心编写了朗朗上口的粤语版防范诈骗口诀:“免费讲座要醒定,鸡蛋神药唔好领;嘘寒问暖扮契仔,要你荷包蚀晒底。” 让现场群众,尤其是粤语地区的中老年朋友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提升了金融素养,为自己的财产安全加固了防线。
粤语版防范诈骗口诀
“不听、不信、不转账。”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学员,记住以下六个“一律”,让自己远离诈骗!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的,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退货、领补贴先交手续费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中的需要点击链接的,一律慎重;微信中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工作人员一边详细解释,一边用手势辅助强调,老人们频频点头,有的还跟着小声复述。此时,一位大爷忍不住举手提问:“请问,我有时候接到电话,对方能说出我的名字和一些信息,感觉挺真的,这时该怎么办?”工作人员细心回应:“这就是骗子的狡猾之处,他们通过一些非法渠道获取了咱们的部分信息,来骗取信任。您记住这六个‘一律’,不管对方说什么,先跟子女或者社区工作人员通个气,准没错!”一番解答让大爷恍然大悟,其他老人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记住六个“一律”远离诈骗
在互动问答环节,老年学员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举手作答。当被问到“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但价格昂贵能不能买”“高回报、零风险的投资项目能不能信”等问题时,不少学员肯定地回答:“肯定不能信,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此,工作人员一边赞许地点头一边说道:“任何承诺高收益、高回报的项目都是假的,不要被那些虚假宣传迷惑了。”工作人员进一步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密码,不要轻易转账汇款,需要时刻保持警戒⼼,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如若发现自己受骗,请第一时间报警处理。
学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此外,在本次活动当中,平安工作人员还给大家带来了实打实的助益。现场设有“健康义诊(测血压)” 区域,工作人员耐心地为老年人逐一测量血压,仔细叮嘱日常饮食、作息的注意事项。同时,“广州社保卡咨询”区域也围满了人,工作人员针对现场叔叔阿姨关心的社保卡使用、报销比例、异地就医等问题,逐一给出清晰准确地解答,让他们对社保卡的了解更加透彻。
活动现场
尤为亮眼的是,平安工作人员精心策划的“消保互动游戏”,将消保知识巧妙融入游戏环节,让老年大学学员在轻松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就把消保知识牢记于心,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多加了一道“安全锁”。除了金融知识科普,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广东正和消保中心调解员参与其中,为老年学员们提供免费的投诉咨询和调解服务,耐心解答大家在金融消费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引导和帮助他们提升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
活动现场
防范金融诈骗之路没有终点,守护老年群体的“钱袋子”需要持续发力。未来,平安集团广州地区消保联席将继续秉持社会责任与担当,把金融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切实保障大家的美好生活,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