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探寻“Z世代”与山西非遗文化的融合密码

2025-04-15 13:44:32   来源:太阳信息网

在当下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偏好深刻的影响着文旅市场走向。山西,作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非遗资源的省份,如何在“Z世代”消费浪潮中找准方向、推动文旅产业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由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梁启文老师带领的团队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山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Z世代”视域下山西非遗文化传播方法优化研究》。

山西文旅产业现状喜忧参半。一方面,其非遗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大量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另一方面,文旅产业收入占比却远低于文旅强省,文化资源转化率低、年轻客群缺失等问题突出。而“Z世代”消费规模不断增长,预计到2035年,整体消费能力将达16万亿元。抓住“Z世代”,成为山西文旅产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

该团队以“文化认知 - 情感认同 - 行为意向”三维模型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剖析。通过线上线下发放1086份问卷、抓取社交媒体大数据、对28位不同文化接触强度的“Z世代”进行深度访谈以及实地走访山西11个地级市的23个文旅场景,获取了丰富且详实的数据。

数据显示,“Z世代”对山西非遗文化认知存在“符号极化”现象,传统符号认同率低,数字创新符号搜索量增长快;情感共鸣与消费转化脱节,“高认同、低转化”现象明显;传播机制也存在代际错配问题。

为此,团队提出了全面且具创新性的优化策略。在内容生产上,进行非遗符号“轻量化 + 场景化”重构,如设计“晋绣小精灵”系列IP,开发“非遗元宇宙”体验场景;推动非遗产品差异化创新,打造功能跨界融合、地域特色鲜明的产品。在渠道融合方面,深耕短视频平台,利用“议程设置功能”制造话题,同时构建虚拟现实场景,举办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参与式传播策略则注重发挥“意见领袖”作用,邀请网红达人宣传,还设计了线上线下融合活动,如成立“山西文化守护者DAO”组织。此外,构建“政策 - 市场 - 社群”协同长效机制,推进数字文化基建工程,创新传播效果动态评估。

基于研究成果,团队打造了一系列文化IP衍生品,包括以晋商文化和黎侯虎为原型的文创产品、多款山西文化主题剧本杀以及融合山西特色的月饼盲盒。在传播形式和语言上大胆创新,全面覆盖“Z世代”聚集平台,用符合其审美和兴趣的语言进行传播。同时,制定了精准的营销方案,明确以国潮爱好者、数字原住民和圈层文化追随者为核心目标市场,采用O2O模式开展营销活动。

这一研究成果为山西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推动山西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