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文庙社区老旧院落多、居民诉求多元化的治理难题,深化“微网实格+志愿服务”模式创新,黄甲街道文庙社区联合乾晨社工全体微网格员赴青杠树村学习其党建引领下的院落治理经验。重点对标学习“积分激励”“议事协商”“空间活化”三大核心场景,助力社区构建“党建引领+居民共治”治理新格局。
从“散装协商”到“制度赋能”
青杠树村院落长的引导下,文庙社区微网格员实地参观了居民议事广场。该广场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为核心,通过定期召开院落议事会、公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等方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广场内还设有政策宣传栏和文明公约展示区,将人居环境整治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微网格员们表示,这种“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定”的模式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闲置空间变治理资源:
青杠树村的“共享菜地”令大家印象深刻。村集体将闲置土地划分成小块,由村民认领种植并承担管护责任,既美化环境又增强归属感。菜地旁设置“责任牌”,标注种植人信息,形成“人人参与、户户监督”的氛围。
小积分撬动大参与:
在青杠树村人居环境积分超市,微网格员们详细了解了“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物品”的激励机制。村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庭院美化等行动获得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志愿服务。超市内货架分类清晰,积分规则透明。微网格员们认为,积分制将“要我改”变为“我要改”,对调动居民主动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后续将结合社区实际探索可落地的激励方案。
本次参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系统学习了青杠树村“党建引领、群众参与、机制创新”的治理逻辑。下一步,文庙社区将立足实际,将先进经验转化为可操作的治理方案,推动社区环境从“短期整治”向“长效宜居”升级,为建设“绿色文庙”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