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AI中医大脑遇见老中医:中西汇通共促民族医学创新发展

2025-04-03 10:45:32   来源:太阳信息网

4月2日下午,一场传统与现代、中医与科技交融的学术对话在深圳问止中医总部展开。由深圳市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相如,中医经方专家刘翔一行与问止中医董事长崔祥瑞及团队围绕“AI+中医”的创新实践展开深入探讨。这场汇聚中医权威学者、临床专家与科技先锋的会谈,不仅展现了中医药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更为民族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AI赋能中医:科技为传统医学插上翅膀

问止中医董事长崔祥瑞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及“AI中医大脑”的核心应用成果。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人工智能标杆产品,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海量经典医案、名家诊疗经验及现代医学数据,构建起涵盖辨证论治、方剂推荐、疗效评估等功能的智能辅助平台。崔祥瑞表示:“AI不是取代中医,而是通过标准化、精准化赋能临床,让年轻医师更快掌握辨证精髓,也让经典方药的应用更科学可溯。”

交流会上,肖相如教授从中医学科高度剖析了中医的当代意义:“中医是中国原创优势的‘独有资产’,但其发展不能仅依赖政策扶持或民族情感,必须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实现中西汇通。”他直言,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均存在局限性——西医长于急症和微观分析,中医强调整体调节与慢性病管理,二者互补才能构建更完整的医学体系。

守正创新:规范与突破并行的中医未来

如何平衡“守正”与“创新”成为焦点。崔祥瑞以问止中医的实践为例,说明AI系统严格遵循《伤寒论》等经典理论框架,同时引入大数据验证方药疗效,“例如对‘桂枝汤’的适应症分析,AI通过上万例病案统计,进一步细化了其应用场景”。

肖相如教授对此表示:“规范是中医发展的生命线。AI的标准化能力可助力建立中医诊疗‘参考系’,但最终决策权仍在医师手中,这正是对‘以人为本’传统的坚守。”刘翔补充道:“许多患者在西医治疗无效后转向中医,但中医也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提升说服力。例如AI对舌象、脉象的客观化分析,能帮助中西医建立共同语言。”

此次研讨交流不仅是一次学术碰撞,更标志着“老中医”与“新科技”携手合作的开始。深圳市守正创新中医药发展基金会将积极推动问止中医科技公司在AI辅助诊疗标准制定与推广、名老中医经验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等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中医药的复兴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根扎在五千年文化深处,一根迈向最前沿的科技浪潮。

当AI遇上中医,我们看到的不是机器取代人类,而是工具解放创造力,让医师有更多精力回归‘望闻问切’的本质。在这场传统智慧与数字文明的交响中,中国医学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全球健康问题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