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当前,农村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乡风民俗持续向好,同时部分地区陈规陋习依然顽固,不良风气给农民带来较重负担且影响社会和谐。越是要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越要狠刹不良风气。在这个追求文明进步的新时代,要始终牢记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全力革除农村旧弊陋俗,大力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做好移风易俗乡村礼金“五细五长”,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
一、宣“教”风启新智,理性消费当“细导长行”
乡镇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村民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移风易俗的重要性以及理性消费的好处。同时,还可以利用村里的“村村响”、宣传栏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文明节俭的示范活动,如举办简约婚礼、绿色葬礼等,引导村民逐步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习俗。
二、立“规”约树新风,礼金标准需“细定长守”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礼金支出过高的问题,应制定村规民约来规范礼金标准。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礼金标准。同时,还可以设立监督机构对礼金支出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村规民约得到有效执行。人大可以指导和监督这一过程的实施,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兴“农”业富新民,农民收入待“细增长流
要解决乡村礼金支出过高的问题,从根本上还需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人大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如提供农业技术支持、鼓励农村创业等。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附加值。同时,还可以鼓励村民发展个体经营和私营经济,拓宽增收渠道。此外,还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从而降低礼金支出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
四、完“保”障筑新基,村民负担应“细减长轻”
为了减轻乡村村民的礼金支出负担,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大可以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为村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村民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担忧和恐惧感,从而减少他们为了应对风险而进行的礼金支出。
五、强“基”层领新航,引领作用需“细发长扬”
在解决乡村礼金支出过高的问题中,基层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委政府可以加强对基层组织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其加强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可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同时,基层组织还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带头践行文明节俭的消费观念和习俗。通过基层组织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可以引导村民逐步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和习俗,形成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衡山县岭坡乡政府 刘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