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田野生机涌动,育秧棚内新绿萌发,农创园里订单不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锚定农业根基地位,在广袤乡土间激荡起层层回响。从保供提质到创新驱动,从产业升级到助农增收,一幅更具韧性与活力的现代农业图景渐次铺展。
稳粮夯基筑牢底气
粮食安全“压舱石”越筑越实。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政策发力更显精准:农技专家蹲点指导,智能设备监测墒情,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速。从江南稻区工厂化育秧到黄淮平原节水灌溉,科技渗透让“望天田”变成“稳产田”。农户坦言:“现在种地心里有本明白账,旱涝虫害都有招应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实践,正转化为端牢饭碗的坚实底气。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田间地头涌动“数字浪潮”。物联网实时反馈作物长势,无人机统防统治提升效率,电商平台直连产销两端。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在基层化作生动注脚: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示范基地,农技APP覆盖百万农户,智慧农机让耕种管收更轻省。传统农活与现代技术碰撞出新火花,老把式们感慨:“从前拼力气,现在拼科技。”
全链升级激活潜能
“土特产”变身“金产业”的故事不断上演。杂粮加工成养生礼盒,柑橘酿成果酒增值数倍,农田景观嫁接乡村旅游。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土特产’文章”,地方实践亮点纷呈:合作社联农带农闯市场,冷链物流打通出村通道,农文旅融合催生新业态。村民笑言:“地里能‘长’出三份收入,种地有奔头!”产业链的延伸与融合,让农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乡村。
这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深刻变革,没有宏大的叙事,却写满土地的馈赠:智能滴灌管里跃动着科技兴农的脉搏,合作社账本上记录着联农惠农的温度,农家院里升腾着振兴发展的信心。当政策红利与创新活力在田间交织,农业强国的根基必将越夯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