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探秘中国防腐历史博物馆:填补行业文化空白,传承长垣奋斗精神

2025-03-24 13:12:52   来源:今报在线

图像

图像

走进位于河南省长垣市的中国防腐历史博物馆,仿佛踏入了防腐文化的时光隧道。馆内丰富的馆藏令人目不暇接,3000余件防腐蚀器具及文献,跨越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岁月。在这里,原始简单的防腐工具静静诉说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探索;高科技的防腐材料则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力量与创新。古老传统的防腐工艺与现代先进的防腐技术在这里交汇,它们相互映衬,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防腐文化的发展脉络,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防腐历史文化的空白。

图像

资料显示,长垣贾湖桥先民八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漆器应用。在器具表面涂刷清漆,用以防腐。其后,防腐技艺越来越高超,防腐器具越来越完善,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一门完备的科学体系,形成了一个市场巨大、前景广阔的产业门类。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实物资料与翔实的文字资料,真实地记录了我国防腐行业的发展足迹。从最初防腐技术的萌芽,到在艰难环境中不断探索前行,再到如今形成完备的科学体系和庞大产业,每一步都凝聚着防腐人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心血与汗水。

据工作人员介绍,中国防腐历史博物馆由中国腐蚀控制技术协会副会长、四海集团党委书记李现修投资建设,是一座在国内外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专业博物馆。

图像

“投资兴建这所博物馆,源于对防腐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使命感。”李现修告诉我们。长垣防腐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作为黄河滩区的长垣,自然灾害频发,为了生计,当地农民凭借朴实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踏上了防腐事业的征程。最初,他们承接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小型防腐工程,技术也相对稚嫩,但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们在行业内逐渐崭露头角。从零散作业到成立专业施工团队,从局限于本地市场到走向全国,长垣防腐人的队伍日益壮大。每年,超2300支防腐蚀施工队伍奔赴全国各地,成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多年来,长垣防腐企业参与众多重大工程,从三峡大坝、奥运鸟巢、国家大剧院,到举世闻名的港珠澳大桥,再到斯里兰卡海水淡化装置、马来西亚巴贡电站等国际项目,都有长垣防腐人的身影。这些工程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标志,也见证了长垣防腐的实力。

中国防腐历史博物馆吸引着行业内外的目光,让更多人认识防腐、了解防腐。在这里,学生们可以感受科技与历史的交融,从业者可以汲取创新的灵感,普通民众也能领略到防腐行业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激励着新一代防腐人不断前行,为防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像

李现修表示,中国防腐历史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不断丰富展览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人走进防腐的世界,为中国防腐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属于防腐文化的新篇章。(曹道伟王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