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AI智能体+出海电商 盛业股价新高

2025-03-22 15:03:34   来源:中华网

盛业(6069.HK)作为一家专注于供应链金融的科技,年来通过数据驱动和普惠金融模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盛业股价期创下新高(2025年3月5日盘中达9.35港元),但其财务数据中未披露具体的坏账率或拨备覆盖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需警惕潜在坏账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的固有风险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信息不透明、抵押物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例如,盛业服务的“首贷户”占比高达60%,这类企业因缺乏信用记录,违约概率较高。根据法律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违约风险、道德风险(如资金挪用)及法律风险(如虚假交易)均可能直接转化为坏账。

盛业主要服务基建、医药、能源等行业,这些行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影响较大。例如,基建项目可能因政策收紧或工程款拖延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增加坏账概率。

尽管盛业通过嵌入核心企业ERP系统获取交易数据以优化风控,但供应链金融仍面临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问题。若核心企业出现经营危机,可能连带影响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

业务扩张与风控能力的

盛业期发起“大干60天”行动,短期内提供40亿元融资支持,快速扩张可能稀释风控资源的投入。若审核流程简化或数据验证不足,可能埋下坏账隐患。

盛业强调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时监控交易,但技术系统的稳定及数据真实仍需验证。例如,若供应链数据被篡改或核心企业系统存在漏洞,可能导致风险评估失准。

盛业依赖与138家资金方的合作,若合作方因市场波动收缩信贷额度,或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可能挤压盛业的利润空间,并放大坏账影响。随着更多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盛业可能面临价格战或客户流失压力,进而被迫降低风控标准以维持市场份额。

尽管盛业股价期创下新高(2025年3月5日盘中达9.35港元),但其财务数据中未披露具体的坏账率或拨备覆盖率。若未来财报暴露不良资产比例上升,可能引发市场信心动摇,导致估值回调。

盛业的核心风险源于中小企业的高风险属与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天然矛盾,叠加快速扩张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投资者需关注以下几点:

坏账率与拨备数据:未来财报中是否披露不良贷款率及风险准备金覆盖率。

政策动向:数据要素应用政策及金融监管的调整方向。

技术风控有效:是否通过第三方审计验证数据模型的准确

尽管盛业通过科技手段部分化解了传统金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中小融资的底层风险仍需长期观察,不可因短期业绩增长忽视潜在隐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