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干休所,参观荣誉室,瞻仰功臣谱,观看红色纪录片,听取专题教育讲座,开展践行雷锋精神活动,触摸到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根脉,真切感受到他们的丰功伟绩,内心久久不能平静……”3月12日下午,江苏省军区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内,面对一张张珍贵历史照片、一枚枚闪耀勋章……来自相城区的预定新兵们心潮澎湃,他们目光坚定。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联合相城区人武部,为预定新兵开展主题为“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精神火炬,迈好军旅第一步”的役前教育活动,筑牢思想根基,激发参军报国热情。
荣誉室内感悟初心
活动伊始,预定新兵在干休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荣誉室。室内陈列着一件件珍贵的军功章、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份份记录着老干部们光辉事迹的档案……这些展品无声地诉说着老一辈革命军人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英勇事迹。预定新兵们驻足观看,聆听讲解员讲述老干部们的英雄故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 来自阳澄湖镇湘洲社区的刘佳乐说:“看到这些老前辈的荣誉,我深刻感受到了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军营、保家卫国的决心。”
红色影片淬炼信念
随后,全体人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百岁百战兵》。影片以钱如初以一位老兵的视角,还原了他在泰兴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等历史场景中的生死经历。在片中钱老精神矍铄地讲述:“当年我们武器装备落后,但靠的是钢铁意志和为民信念。如今装备升级,你们新时代军人更要练强本领,守护和平!”预定新兵们被老一辈的赤诚之心深深打动。 在《口述历史》镜头中101岁的钱巨胜身着挂满勋章的老军装,讲述松骨峰战役的壮烈场景:“敌机把山头炸成焦土,全连只剩7人仍死守阵地……”这段跨越时空的讲述,令在预定新兵们无不动容。预定新兵朱施昊的眼眶湿润了:“看到两位老英雄伤痕累累,至今体内还有弹片,这些不是电影里的故事情节,是他们用生命书写的真实历史。”
专题讲座浸润心灵
在专题教育环节,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特邀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刘军,以《四渡赤水的历史意义》为题,通过详实史料与生动讲述,再现红军“出奇制胜、变被动为主动”的战争智慧,用动态电子沙盘重现经典战例。“四渡赤水不是地图上的简单线条,而是3万红军在40万敌军围堵中闯出的生路。不仅是军事奇迹,更是坚定信念、敢于胜利的精神丰碑。”随着他的讲解,大屏幕上实时标注的行军路线如灵蛇舞动,预定新兵们屏息凝神。刘军勉励预定新兵传承红色基因,在强军路上勇当先锋。授课结束时,全体新兵起立高唱《强军战歌》,铿锵旋律在学习室久久回荡。
学习雷锋砥砺担当
三月是全国“雷锋学雷锋活动月”,为了让预定新兵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与相城区人武部发动预定新兵组成“志愿服务队”,分成三组开展义务劳动。园林维护组仔细修剪每一株绿植,家政服务组擦拭门窗桌椅,环境整治组冒雨清理庭院死角。他们拿起扫帚、铁锨、抹布等清洁工具,分工明确、协同合作,认真打扫休养所营区和老干部家庭院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干休所的环境焕然一新,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但他们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领导介绍,此次役前教育突破传统模式,通过“参观学习+亲历讲述+专题讲座+实践互动"四维体系,让红色传统教育可感可知。下一步将组织“红色讲解员”为预定新兵开展多场国防教育,让他们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精神火炬中筑牢信仰根基。
来源:苏州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
作者:朱熙君 杨晓丹 谢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