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智慧。为传承和保护春联艺术,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增强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雅韵今朝行实践队,于1月16日,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街道开展写春联志愿活动。队员们深知传统文化的珍贵,希望通过写春联这种富有年味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
墨香启幕:春联知识的文化溯源
活动伊始,雅韵今朝行实践队就进行了精心筹备。队员们齐心协力,收集和准备了充足的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从品质优良的毛笔,到墨香浓郁的墨汁,再到色泽适宜的纸张,每一样都经过精心挑选,只为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随后,实践队诚挚地邀请了社区内那些在书法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书法爱好者为队员们进行春联知识讲解。书法爱好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春联的格律要求。他们详细阐述了平仄的规则和对仗的要求。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理解,书法爱好者以经典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为例,细致分析其在格律和意境上的精妙之处。在格律方面,“天”对“春”,“增”对“满”,“岁月”对“乾坤”,“人”对“福”,“增寿”对“满门”,平仄相对,对仗工整,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对称美。在意境上,上联表达岁月流转中人们对长寿的祈愿,下联描绘出天地间福气满盈的美好景象,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图为书法爱好者在写春联。 赵诗涵供图。
笔端传情:春联书写的技艺与创新
讲解结束后,队员们正式开始写春联。由于多数队员此前较少接触毛笔书写,一开始写出的字并不理想,存在笔画不规范、结构不协调等问题。但在书法爱好者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运笔力度等环节入手,刻苦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队员们逐渐掌握了书写技巧,开始尝试书写整副春联。有的队员选择了传统的吉祥话语,如“吉祥如意财源到,幸福平安鸿运来”,这些春联寓意美好,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深受居民喜爱;有的队员则结合时代特点,创作了“科技引领新时代,文化传承古风情”等富有新意的春联,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巧妙融合,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在书写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注重字体的规范与美观,更是对春联的内容进行了精心斟酌,力求每一副春联都能准确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之情。
图为实践队队员们在晒春联。 赵诗涵供图
活动现场,墨香四溢,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围观。居民们被队员们的热情和认真所感染,纷纷驻足欣赏。队员们还将写好的春联赠送给居民,居民们接过春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连连道谢。这些春联不仅为居民们的家增添了新春的喜庆氛围,更传递了实践队队员们对社区居民的美好祝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在社区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墨韵传承:春联蕴含的文化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逐渐接近尾声。队员们虽然身体略显疲惫,但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此次写春联志愿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在实践中提升了书法技艺,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通过与居民的互动,队员们也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了社区,增强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在社区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虽已结束,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永无止境。队员们将带着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责任,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如同勇敢的文化使者,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将在不同的舞台上书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篇章。同时,他们还将努力让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力所能及地传播,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归乡拾遗队)
图为雅韵今朝行实践队的合照。 赵诗涵供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