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资讯 >

对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2024-08-02 13:10:48   来源:今报在线

作者:宋晓明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1、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启蒙思想家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的要素》中提出,其将这一词汇定义为中立的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的“观念科学”。可以说,这一词汇自诞生以来便受到广泛重视,因为对于不同国家和政党而言,意识形态是表达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行动纲领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对于个人来讲,意识形态是价值取向的集合,反映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2、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2.1、构建思想理论学习教育制度

党员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的代言主体和示范榜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完善的思想理论学习教育制度是先导。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合格的领导干部一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实践者,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思想前提。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转化为内心确信和行为遵循,只有切实成为一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在化理论为实践、变“虚功”为实做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巩固。有鉴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武装工作摆在思想建党的重要位置,着力健全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内“集中教育”等学习制度,不断推进思想理论学习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2.2、创新和拓宽网络宣传新阵地,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

思想宣传工作是需要载体的,宣传载体不仅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托,也是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传统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企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尊重互联网的传播规律,高效发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传播路径多等优势,组建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创新传播形式,使意识形态工作能更好地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效果。

2.3、完善基层意识形态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注重宏观布局,理顺意识形态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探索构建完备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基层意识形态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健全意识形态风险管理工作责任制度及责任目标、责任到位、责任连带、责任考核机制,构建“事前常态化监督、事中全程化督办、事后精准化问责”三级问责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跨层级联动机制、跨部门协同机制、跨区域统筹机制及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引导机制,切实提高基层在算法技术背景下的舆情处置协调联动能力。二是注重中观统筹,健全意识形态风险管理工作机制。结合基层实际,完善优化意识形态风险管理机制。实施讲堂论坛、文化活动、新闻出版、民族宗教、新媒体平台、学校院所、行业企业等重点领域分级管理、归口负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选配机制,搭建“理论+实操+演练”培训课程体系。推动意识形态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化操作、规范化开展,提升工作效能,更好应对算法技术所带来的舆情爆炸式、裂变式广泛传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