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资讯 >

苏经院思政教师荣获第七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演讲比赛三等奖

2024-01-17 13:31:45   来源:交汇点新闻

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七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之“何以中国 听我说”演讲大赛决赛落下帷幕。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赫宁凭借作品《知其根 守其魂——宋锦何以“丝美千年”》在全省143个短视频作品当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最终荣获三等奖!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在实践中汲取灵感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活动,以场馆为依托推动思政课堂“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期间,赫宁带领学生团队前往苏州丝绸博物馆调研。工匠们“十指春风”地让花楼织机吱吱作响,让师生们驻足良久,那正是苏州宋锦织造。 “哦,原来那小小的宋锦图样都藏着大乾坤呢!”赫宁和团队学生跑遍与宋锦相关的博物馆仔细研究了宋锦的前世今生,将当代宋锦的“芳华远征”融入日常教学。正是这个尝试让她打开了创作短视频的灵感大门。《知其根 守其魂——宋锦何以“丝美千年”》立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力图透中国非遗的“物”,窥中国非遗背后的“人”,着力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与学生一同洞见中国非遗的“精”“气”“神”,与广大青年朋友共悟妙手不辍开创现代文明之“匠心”,用心、用情阐释好“何以中国”的答案。

名师传帮带,在传承中精益求精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苏州市思政名师工作室”的引领效应,为一名青年教师结对导师,让思政教学迸发出新的化学反应。第七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通知一经发布,赫宁就开始琢磨起来,创作难点是既要说清楚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亦要让人见片即感受“谁剪吴江一幅绡,巧裁衣样缕华袍”中蕴含的文明深意。与大思政课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拍摄还属于“较少人走的路”,思政名师团队助力青年教师推敲打磨,从脚本制作、拍摄剪辑到出镜、配音,短短5分钟的创作力求每一帧画面、台词都让宋锦的华美与中国人的“文化DNA”适时涌动,故事扣人心弦,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皆须丝丝入扣。“表述精当,予人的感受有‘江南味’。”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曹建斌评价赫宁的作品时说道。

搭建平台,搭好舞台,在奋斗中人人出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政教师的职业发展,积极推进思政教师“九个一”行动计划,鼓励每位教师谋划好社会实践的剧本、搭建好一个展示的舞台、带领好一个师生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教学、有组织的实践、有组织的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在“思政小课堂、宿舍微课堂、校园全课堂、社会大课堂”中积极推进“大思政课”的落地见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送精品,赓续历史文脉,讲述“何以中国”的时代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赫宁 王瑾)

编辑:应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