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资讯 >

防“微”杜渐丨聚焦儿童保护,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3-02-20 10:17:11   来源:壹点网

为深化基层民众对污染形势的认知,准确评估塑料材质儿童喂养器具的健康风险,陕西师范大学防“微”杜渐团队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实验分析+理论宣传”,全面了解儿童喂养器具的使用现状,并对儿童奶瓶和吸管杯微塑料污染的防治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健康美丽中国建设。

为全面了解我国儿童家庭中奶瓶、吸管杯的使用现状,经过论文研究和大量讨论,团队制作出“多种范畴,一个目的”科学有效的问卷。同时,为获取全国各地信息数据,团队在学校招募问卷志愿者并进行线上培训;之后团队及志愿者们走访全国各地开展问卷调研工作,切实了解当前我国儿童家长对微塑料的认知水平以及儿童家庭中喂养器具的使用情况。

团队共发放调研问卷14235份,其中有效问卷12618份。调研范围涵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321个地级行政区(市、地区、盟、自治州)、1127个县级行政区(市、区、旗、自治县),涉及2362个街道和1611个乡镇(图3.1)。问卷针对2010年以后出生的儿童家庭,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调查,深入了解我国12周岁及以下儿童家庭塑料喂养器具-奶瓶和吸管杯(图3.2)的使用情况。整个调研过程问卷数据量大、有效率高、调查对象精确、调查内容完备,科学性强。

问卷收集到的奶瓶和吸管杯图片(部分)

实践并未止步于问卷调研,团队走进群众家中,对2010年后出生儿童的家长进行深度访谈。旨在“面对面”了解家长对微塑料的认知水平以及奶瓶材质和品牌的偏好情况,并详细调查了奶瓶和吸管杯等塑料材质儿童喂养器具的使用现状,“心连心”普及微塑料相关知识,提出怎样减少儿童接触到微塑料的办法。

深度访谈

微塑料科普

在社会实践的同时,我们牢记将学术追求与人民需求联系在一起,通过实验与市场调研,对塑料材质儿童喂养器具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原定5人线下参与实验,因疫情原因仅团队成员何倩瑶1人进行实验。实验模拟不同使用时间条件下塑料奶瓶的清洗消毒与吸管杯的日常使用过程,定性定量描述微塑料的释放现象。

吸管杯实验

在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团队还通过公众号、微信群进行知识分享,通过海报、朋友圈进行宣传,通过小红书、抖音、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完善宣传的平台进行微塑料的知识科普。为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团队开展三期线上宣讲活动,第一期介绍微塑料的定义、分类及污染现状,第二期探讨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以及微塑料的危害,第三期讨论面对微塑料,我们应该如何做。实践要为基层群众服务,除了线上微塑料的科普外,团队还制作三折页宣传手册,在社区、在公园为路人科普,回答人们心中的疑问“什么是微塑料?”“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微塑料线上宣讲

分发并讲解微塑料宣传手册

在实践过程中,为做好团队成员的理论知识建设,掌握微塑料的定义特性等基本情况,了解微塑料的释放、污染、老化等过程,从而形成对微塑料科学而全面的认识,自7月10日开始,小组每周都会进行一次线上论文分享会议。从“微塑料的介绍”“微塑料的危害”到“微塑料的老化”“奶瓶微塑料的脱落情况”,从浅入深,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对微塑料有更深刻的理解。

为深化基层民众对污染形势的认知,准确评估塑料材质儿童喂养器具的健康风险,陕西师范大学防“微”杜渐团队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实验分析+理论宣传”,全面了解儿童喂养器具的使用现状,并对儿童奶瓶和吸管杯微塑料污染的防治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助力健康美丽中国建设。

为全面了解我国儿童家庭中奶瓶、吸管杯的使用现状,经过论文研究和大量讨论,团队制作出“多种范畴,一个目的”科学有效的问卷。同时,为获取全国各地信息数据,团队在学校招募问卷志愿者并进行线上培训;之后团队及志愿者们走访全国各地开展问卷调研工作,切实了解当前我国儿童家长对微塑料的认知水平以及儿童家庭中喂养器具的使用情况。

团队及志愿者共发放问卷10038份,其中有效问卷8492份,问卷有效率达84.60%。调研范围涵盖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28个市(县、区、自治州)、1163个县(市、区、旗),涉及734个街道和751个乡镇,整个调查过程问卷数据量大,有效性高、调查对象精确、调查内容详实、科学性强。

深度访谈

微塑料科普

文献分享会议安排

这个夏天,防“微”杜渐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深入全国各地以“调研+科研”的形式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在实践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正确树立了“学术科研+服务社会”的新一代大学生形象!实践已画上圆满句号,但实验在继续,科普在继续,防“微”杜渐团队永远都在防“微”杜渐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行动!作者:李楠茜、张蓓 指导老师:王艳华、张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