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味传薪火 ,“雲香”焕新续华章
——访广州市云香酒楼有限公司传承人樊志源
在广州这座充满活力与历史的城市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厨师以其卓越的技艺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在餐饮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就是樊志源——一位将美食视为艺术、将传承作为使命的粤菜大师。
从厨四十年以来,樊志源始终坚守着对粤菜的热爱与敬畏。他不是那种只待在后厨的大厨,而是一个愿意走进食材原产地、倾听老街坊记忆、与食客对话的“有温度”的厨师。他常说:“美食是永不落幕的艺术。”正是凭着这份对食物背后人情与文化的执着追求,让他在粤菜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格外坚定。

守艺传薪 匠心筑梦
在粤菜界,提到樊志源这个名字,总会令人肃然起敬。他是中国十大厨神之一,是广府饮食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更是一位用味觉讲述岭南故事的“厨艺诗人”。从厨二十多年来,他始终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食材,用一双灵巧之手唤醒记忆中的味道。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大厨,也是一位深谙餐饮运营之道的管理者,更是一位以文化为魂、以情感为脉的餐饮艺术家。
樊志源的成长之路,始于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家庭。他的祖辈曾在广州百年老字号雲香楼掌勺,家中厨房常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从小耳濡目染,他对食材的挑选、对火候的把握、对调味的讲究早已了然于心。更重要的是,他从长辈们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做菜:不只是技法的呈现,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他常说:“一道菜的味道,藏着一个家庭的温度,也藏着一座城市的记忆。”
带着这份对味道的执着,樊志源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在餐饮界扎根成长。他曾在威斯汀、喜来登、豪生等五星级酒店担任主厨,不仅打磨出一身过硬的厨艺,更积累下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主理过多届广交会中外美食对话晚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呈现岭南风味;也曾为多位领导掌勺,将粤菜的精致与大气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看来,每一次烹饪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每一道菜肴都是一次情感的对话。

2025年,樊志源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他接过了执掌百年老字号雲香楼的重担。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职业的跃升,更是家族四代人情感与期待的延续。他深情地说:“我不是在复兴一间酒楼,而是在唤醒一段关于广州、关于老味道的记忆。”他深知,雲香楼不仅是一间餐厅,更是一座城市的情感地标,承载着无数广州、东山街坊的乡愁与记忆。
在樊志源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厨师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他被誉为“雲匠人”,用当代餐饮思维活化老字号;他是“守味人”,致力于保护濒临失传的经典技法;他也是“猎味人”,以世界语言诠释岭南味道,让粤菜发展成为跨文化的味觉使者。
他的成就,早已超越了个人荣耀。他不仅是法国厨皇协会会员、米其林餐盘奖获得者,还多次荣获“中国十大厨神”“粤菜厨皇”“世界中餐黑金魔厨”等殊荣。更是联合国世界非遗保护基金会“国际文化榜样”得主。
他成功地打造了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区真意轩、唯品会和春住、翁暖家宴、悦隐等知名餐饮项目,推动“美食+文旅”的融合发展,开创了粤菜餐饮的新格局。
樊志源对食材的理解、对节气的尊重、对传统的敬畏,以及对创新的执着,让他在餐饮界独树一帜。他坚持“不时不食”,根据不同节气推出当季的特色佳肴,力求用最自然的方式唤醒味蕾中的粤味记忆。他相信,粤菜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更是可以媲美怀石料理的世界级美食。樊志源用自己的双手,将粤菜的精髓传承下来,也用自己的智慧,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百年雲香 东山再起
雲香楼,始建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坐落于广州市越秀区东华东路342号,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粤菜老字号之一。它不仅见证了广州饮食文化的百年变迁,也承载着无数老街坊的情感记忆。雲香楼最初名为“雲香茶楼”,取自唐诗“珊瑚座上凌香云”之意,寓意着茶香四溢、热气腾腾,充满了市井烟火气。在那个茶楼文化盛行的年代,雲香楼凭借地道的广式茶点和传统粤菜,迅速在坊间赢得了口碑,逐渐发展成为广州东山一带最具人气的饮食地标。
在鼎盛时期,雲香楼与莲香楼、陶陶居、荣华楼并称“广州四大茶楼”,民间更有“西有莲香,东有雲香”之美誉。它不仅供应早茶、午市、晚市,还以“雲香鸡”“片皮鹅”“冰花蛋散”等特色菜品和点心闻名于世,其中“冰花蛋散”更是荣获了“中华名小吃”称号。1990年,经过装修改造后,雲香楼正式更名为“雲香酒楼”,请来大师梁照堂先生题字。营业面积达2000平方米,设有多个宴席厅、包房及音乐茶座,最多可同时容纳900人就餐,成为当时广州饮食服务企业十强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2015年因经营问题一度结业,雲香楼仿佛也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而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曾经人声鼎沸的茶楼,变成了老街坊口中的回忆。尽管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其关联企业状态为“吊销”,但这座百年老字号始终没有真正地消失,它依旧深植于广州人的记忆深处。

2023年,雲香楼入选广州市首批《地名保护名录》,确认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也为其后续的复兴埋下了伏笔。而真正让雲香楼焕发新生的,是2025年樊志源的回归。作为祖辈曾在雲香楼掌勺的第四代传人,樊志源带着家族传承的《雲香菜谱》,带着对广府饮食文化的热爱与责任,重新执掌雲香楼。他不仅恢复了“雲香鸡”“片皮鹅”等经典菜式,还推出了《老广话题宴》《东山少爷宴》《三培状元宴》等数十道地道广州菜,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既唤起了老街坊的记忆,也吸引了新一代食客的关注。
如今的雲香楼,已不再是一间单纯的餐厅,而是一个承载城市记忆、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文化空间。它保留了广府的传统装潢风格,营造出一种怀旧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独特氛围。无论是本地街坊、外地游客,还是文化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情与乡愁。味启新程 文脉永续
2025年年初,樊志源接过了雲香楼的钥匙,也接过了家族四代人的情感寄托。他清楚地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运作,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他带着祖辈留下的《雲香菜谱》,一页页地翻阅、一道道地复原,深入研究其中的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烹饪理念与新鲜食材,对经典菜品进行改良与创新。他不是简单地“复刻”,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老广话题宴》便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这十道地道广州菜,在名称上已经一次又一次体现出广州街坊的生活气色,如:藤条焖猪肉、煲老藕、多旧鱼、新鲜萝卜皮、生旧叉烧好过生你等等。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岭南风味,又融入了樊志源对食材、火候、摆盘的现代理解。他希望,这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次文化体验、一次情感共鸣。
樊志源对雲香楼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蓝图。他计划继续深化“美食+文旅”融合模式,打造以雲香楼为核心的文化餐饮空间。未来,这里不仅是一家餐厅,更将成为一个展示广府饮食文化、传承粤菜技艺、体验节气美食、交流非遗文化的综合平台。他希望通过举办美食节、厨艺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爱上粤菜,也让雲香楼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

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借助数字化传播的力量,让雲香楼的故事走出广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他相信,粤菜不仅是中国的,也可以是世界的。他要用世界语言讲述岭南的味道,用一道菜,传递一座城的情感与温度。
在樊志源看来,雲香楼的重生,不只是一个老字号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延续。他用味觉唤醒城市的记忆,用匠心守护传统的味道,用创新赋予粤菜新的生命力。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美食,不只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延续与城市的温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