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头条

专访李宗友:创办一所武校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

2025-10-29 17:15:10   来源:北方人物

——专访曾荣获70公斤级全国摔跤邀请赛冠军李宗友教练

曾,登上全国冠军领奖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当天采访曾荣获70公斤级全国摔跤邀请赛冠军李宗友教练后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感受。

今年的国庆假期我回到了阔别日久的家乡,皖北沱湖岸边的一个小县城,在一个天空晴朗的午饭后,江湖上久负盛名的李宗友其人在两位朋友的陪同下走进我的采访。在我的印象中,如果与坊间的传说对号入座,他的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中等魁梧结实的身材,板寸头,标配着一双深邃的眼睛,里面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身体上至少某些部位偶尔会漏出纹身的标志,陌生场合总是冷峻不苟言笑,但言谈举止间绝对不失朋友间的客套和礼数。可是,当天中午我在县城一家饭店的三楼包间吃饭,李宗友三人如约而至,当我坐在他们三人面前的时候,我怎么也不敢相信眼前的其中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哥就是江湖上传说的“大力士摔跤王”李宗友先生。一身运动休闲装,结实魁梧的身材,很明显已经秃顶,谈笑风生中看不出任何一丝江湖上阴险狡黠的迹象,大大咧咧,哪说哪了,看不出半点江湖上之人应有的心机,但是多年的职业敏感告诉我绝对“不可轻敌”,对面坐着的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至少应该是一位有经历的人,见过世面的人物。渐渐地言谈中对方的锋芒开始显露,年轻的时候曾经荣获70公斤级全国摔跤邀请赛冠军,及拥有一个非凡的摔跤冠军之家,估计这才是坐在面前的李宗友其人真实的身份。

面前的这位老大哥从神态上看没有一丝午饭后的卷态,反而更显精神抖擞,今天一身灰色的运动装,看上去与年龄非常吻合,上衣的左前胸印有一面小小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很显眼,右面肩膀上印有白色的英文字母“CHINA”,这种服装一看就知道在市面上一般很难买到,据说是安徽省队教练也是他的师兄弟送给他的,可见师兄弟们对他的尊敬和厚爱。

image.png

图:李宗友教练现场演练摔跤真功夫

走过的,是摔出来的冠军之路

记者:“老大哥您好,目前在蚌埠五河两个地方这一方圆地盘里,在功夫上应该没有人是您对手了吧?您对摔跤事业有如此执着精神在国内应该也是很少见的吧?像您这样的身板一看就知道包含着成年累月的锻炼积累。”李宗友:“贵在坚持,我每天都在训练,这对于一个运动员或者一个体育教练员来说这是非常宝贵的精神,你看社会上某个混混,大家都传说他在咱们这个地方方圆几十里几十个村镇都没有他对手的,但是如果他和我交上手,我认为估计在20秒之内我就能把对方放倒(哈哈笑);但是呢,如果你要和专业选手较量呢?对于我现在这个年龄来说我在体力上可能稍微差点,不过如果和我交手后,在前两分钟对方如果想占到我的便宜估计也很难,专业队那些孩子们他们每天都在进行高强度的专业训练,时间至少达到四、五个小时,所以和他们交手后在接下来的下面几分钟,你出拳就没有人家快了。原来的安徽省散打教练赵永军,现在是安徽省体校训练处处长,也是亚洲拳王江涛的妹婿,就是我的师弟,他下面几个教练都曾经拿到过全国散打冠军,他们的训练强度我是非常清楚的。盛泽田也是我的师弟,号称中国男子摔跤第一人,现在是安徽省体委重竞技处主任,他们的学员训练强度甚至更加厉害,所以他带出来的学员也非常出色,其中一个学员曾经获得奥运会银牌,所以功夫贵在坚持训练。”记者:“听说老大哥您曾经获得过全国摔跤冠军,请问您最好的成绩是什么情况?”李宗友:“我当年在安徽省体工队效力,经常参加国内外一些邀请赛或锦标赛,在1987年曾经获得过70公斤级全国摔跤邀请赛冠军。”记者:“请问老大哥您是如何走上摔跤这条道路的,然后全家一发不可收都喜欢上了摔跤职业的?”李宗友:“我十六岁进蚌埠市业余体校,练习摔跤,1986年参加安徽省运动会70公斤级自由式摔跤获得冠军,当年我21岁,第二年被安排到安徽省体工大队接受训练,同年参见全国邀请赛获得70公斤自由式摔跤冠军。当年我读初中多的时候由于身体条件好,蚌埠市业余体校来我们学校招生我就被选上了,从此就走上了摔跤的道路,一直到今天,我确实也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拥有一个,不平凡的“摔跤冠军”之家据介绍李教练还拥有一个摔跤“冠军之家”。夫人及一儿一女且都是国家摔跤领域的佼佼者,夫人王素梅曾经获得安徽省八六届运动会女子柔道70公斤级冠军,女儿曾经获得2009年和2010年两届亚洲青年锦标赛女子自由式摔跤铜牌和银牌,及安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女子自由式摔跤冠军。

image.png

图:李宗友之女(右二)在 2009年亚洲青年摔跤锦标赛颁奖仪式上

儿子李风雷更是李教练的骄傲,个头是1.83米,曾经荣获“安徽省古典摔跤冠军”,目前在国内著名的史玉柱巨人集团保卫处任职处长,去年还被马云的《攻守道》电影挑选去参加演出。

李教练一边说话一边很快从手机里面调出了一张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说站在马云后面的那位帅小伙子就是他的儿子,这张照片就是电影《攻守道》开幕式现场。

创办一所武校,是这辈子最大的梦想

记者:“老大哥您的梦想就是想开一所武馆,是吗?”

李宗友:“我的梦想就是想在咱们县城开一所武校,为我们安徽省队培养后备人才,这就是我多年的希望,也是我多年的愿望。

我这辈子一定要把武校在五河县这个门槛开起来,我就是要弄点零钱也要把这个武校开起来,开不起来我在五河县没有办法混了,都说你在五河县这么厉害,一家子都是运动员,一家都是冠军,连个武校都开不起来,真的没办法混了。

你看跆拳道,在我们县城会踢一个腿一年都能混十几万,我有真功夫却混不到钱,老弟,你哥真功夫在这个地方几乎真的连一点钱都混不到,人家假功夫一年都混十几万,你讲我这功夫让我你可郁闷?”

记者:“我非常欣赏老大哥您想实现这个梦想,但是我认为老大哥不妨可以走出五河小县城,到国内更需要的地方去试试?我认为您的基础、品牌和名气完全足够,支撑您未来的梦想,甚至可以考虑到首都北京去发展?”

李宗友:“老弟,不是我的品牌够不够的问题,在摔跤这个圈子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有没有口碑大家都知道,国家队胡国红,是摔跤队总教练,李大兴和周保卫都是安徽省队教练,及他们手下年青一代二三十岁的国家队的教练,都是我这帮四十七八岁的师兄弟,在今天中午的喜酒宴会上,省队教练员从散打、中国跤,跆拳道到柔道一共来了三桌人,都是我的师兄弟,都是我们国家队的代表,也都是我们国家摔跤队的代表。”

记者:“老大哥,您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找到一个伯乐,欣赏您,推举您,然后再找到一个好的平台,如果再能找到有人来投资,您就能干起来了,您的很多梦想就很快能够实现,未来的前景和外面的世界都非常广阔,值得挑战,值得期待?”

李宗友:“我现在不是二十一二岁了,再过二年,你再叫我去干,我也没有精力了,我也不想干了!”

记者:“但是,我现在看您非常有野心?让我非常佩服。”

李宗友:“兄弟你看我可有野心?我真有野心,你看我有五十多岁了,我从来不服输,跪跪(这是方言,叹词),但是话又说回来,你不服有什么用啊?你没有平台,没有人推你在这个小地方有什么用呢?”

image.png

图:李宗友和他武馆的弟子们

采访结束后,我们跟随李教练来到他的武馆,坐落在县城的老城区一幢商业写字楼的四层,空间不大,在武馆内李教练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拿手好戏“摔跤模拟表演”,整个摔跤表演过程不足3分钟,但是专业的功夫中透着一股认真的狠劲,让人看后立刻产生一种由衷的敬佩。

据该武馆教练董泽凯先生介绍,五河县搏奥俱乐部和北京奥宇武馆、世界拳击基金协会、北京奥宇国际俱乐部及北京奥宇教育培训机构隶属于北京奥宇武馆,涉及武术、散打、跆拳道及自由搏击等多种国际赛事项目,先后培养出11名全国冠军,2名亚洲冠军和2名世界冠军。

离开武馆,走到楼下,抬头遥望远远悬挂在楼顶上的武馆名称招牌“五河县博奥武馆”,几个大字显得非常气派,在白云漂浮的天空下蔚为壮观,名字中所包含的“搏击奥运精神”仿佛能够带你穿上云霄翱翔万里,同时我仿佛也看到名字中所隐藏的李宗友教练的身影,一代体坛名将即将花落去,人渐老,但心未衰,梦还在。

文化兴城,文体事业也不容忽视

image.png

可是,谁能来为李教练在退役后追梦的路上助一臂之力扶上鞍马一程呢?每年国家有多少像李教练一样优秀的运动员退役?退役后的他们脚下的路又在何方呢?

前长跑世界冠军退役后穷困潦倒,迫于生计卖金牌、摆地摊,1999年先后夺得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和日本千叶公路接力赛冠军,运动生涯一共荣获奖牌19枚,其中国际级比赛奖牌10枚,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为国家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可是退役后曾经为国争光的英雄却沦落到了社会最底层,她就是艾冬梅。

当年一度成为社会舆论追踪的热点,当然毫不怀疑这类现象对国家体育文化事业的杀伤力一定是不可估量的,其实放眼望去退役后落到如此地步的优秀运动员在我们国家又何止她一人呢?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韩愈在《马说》中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文章最后真情流露,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摆在了桌面上,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据了解,李宗友教练所带过的学员到目前为止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曾经获得全国性冠军的学员也不在少数。

早在2009年刚执教的第四个年头学员蒋梦龙就荣获全国少年古典摔跤锦标赛63公斤级冠军,女儿两次荣获2009年和2010年亚洲青年锦标赛自由式摔跤银牌和铜牌。

无可厚非李教练的武馆为当地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菲的贡献,尤其在无形中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不言而喻的,未来如果能够创办一所武校,把全国体坛名家大师常常邀请来当地交流指导,为当地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不仅是李教练的最大梦想,应该更是当地文化体育事业产生更大发展的希望所在。

image.png

图:学员蒋梦龙在2009年全国少年古典摔跤锦标赛荣获63公斤级冠军文化兴城,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无疑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的无限商机和增加城市的内涵都是不可估量的贡献,可是回到现实,据李教练本人透露他的一年武馆的房租就是十几万,一年下来几乎就是给房东在做贡献,听起来这背后的现实和压力不仅让人唏嘘不已,如此体育之家竟然遭遇如此体育环境,可见当地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一定令人担忧。如何能够人尽其才和让更过的优秀的退役运动员为当地的文化体育事业再继续发光发热,不能不令当地的领导们三思?

据说现在的五河县体委主任陈大勇,曾经获得华东六省一市摔跤冠军,退役后被安排在五河县交警大队且被要求天天到马路上去拦车,后来惊动了时任安徽省体委副主任的汪洋,才得以重新分配工作,这后来也一直成为当地的一个笑话。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愿时下体育当局能够从长计议,开宗明义,唯才是举,把埋没在当地的真正的体育人才挖掘出来,把退役后的优秀运动员们身上的余热再继续发挥出来,为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善莫大焉!

(作者:阮守信、于振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