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6年的风雨兼程,76年的砥砺前行。76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202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6个生日。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每一寸沃土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河流都见证了变迁的波澜。绘画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它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回顾中国美术的发展,在美术创作上凝心聚力,创作出一大批体现新时代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如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粒粒皆辛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父亲》《黄河》,雕塑作品《旗帜》《伟业》《追梦》,水粉作品《夜雨潇潇》等。美术工作者守正创新,生动表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内涵、气象格局和境界品格,形成了“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创作新格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道金平,1966年9月出生,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后研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郭怡孮花鸟艺术工作室及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主攻书法与花鸟画创作。现为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图书馆副研究员,并曾担任甘肃省政协庆阳市第二、三、五届委员会委员。
在专业领域,道金平拥有多项学术与社会职务,包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顾问、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高级美术师、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等。他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与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普查、保护与研究,参与编辑出版《环县道情皮影志》《环县道情皮影》等专著,为地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个人荣誉:
其艺术成果丰硕,300余幅书画作品发表于《中华英才》《荣宝斋》《读者》《文化月刊》《艺术市场》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与媒体,并出版《一代巨匠》《艺无止境》等多部个人专集。作品被阿尔巴尼亚、马里、荷兰、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等多个国家驻华使馆及艺术机构收藏。
近年来,道金平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表现活跃,屡获殊荣。2021年,《百年复兴文化典范—中国艺术名家道金平》港澳邮票全球首发;2022年,中央电视台CCTV《艺术名家》《艺术传承》栏目授予“道金平中国书画创作基地”称号;2023年,作品《五色交辉》参展阿联酋文化艺术交流展,并获“国际文化交流卓越艺术使节”与“国际文化交流艺术之星”称号。
2024年以来,其艺术成就持续获得国内外认可:作品《黄沙百战穿金甲》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美术作品奖;先后受邀参加莱索托、澳门、马来西亚、德国、意大利等地重要国际艺术展,并被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收藏;荣获“助力军民融合发展优秀艺术家”“百杰书画家”“艺术与和平—首届国际艺术名家网络双年展”优秀作品奖等多项荣誉。2024年末,被授予“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艺术家及2024年度艺术十大领军人物称号。
2025年,道金平继续拓展国际影响力,获美国科罗拉多工程大学艺术荣誉博士学位,作品先后参展中意、中俄、中阿等重要文化交流活动,并成功入选鸟巢杯双奥座椅艺术展。同年,在阿拉伯联盟驻华代表处举办的《中阿文明交流》活动中,被授予“中国阿盟友好交流使者”荣誉证书,其作品被50余家海外权威媒体发布传播,持续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的传播与对话。


铁血丹心化翰墨 和平信使绽芳华
——观道金平先生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作品展
环县书画家道金平先生,这位享誉海内外的花鸟名家,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炽热的家国情怀,呈献了一场震撼心灵的主题创作展。这不仅仅是一次艺术展示,更是一次穿越历史烽烟、讴歌民族精神、祈愿世界和平的深情表达。





道金平先生的艺术成就早已蜚声国际,其花鸟画作以独特的韵味被多国珍藏。然而,在此次展览中,他超越了传统的花鸟题材,将目光投向了民族记忆深处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他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创作了《铁血丹心·新四军战史十观》与《抗战烽华》系列律诗,以及《和平信使》组诗。这些作品,堪称“诗书画印”精粹的融合典范。





尤为令人动容的是,道先生巧妙运用其擅长的自然意象,赋予抗战历史以全新的、充满生命力的艺术诠释。铁血长城、滇西金藤、台儿庄血兰、白山黑水杜鹃、芦沟冷月、芷江雪梅……这些饱含象征意义的植物与场景,在他的笔下,既是战争残酷的见证者,更是民族不屈精神的化身与和平希望的萌芽。他将战场上的忠魂、焦土下的生机、战士的坚韧、人民的智慧,都融入“金藤”、“血兰”、“绿痕”、“红蓼”等自然物象之中,形成一种刚柔并济、悲壮与希望交织的独特美学。如“焦土深埋忠义种,长缨直贯斗牛墟”、“莫道柔枝无烈性,秋风一扫尽烽燃”,诗句铿锵有力,意象鲜明深刻,画意呼之欲出。





《和平信使》系列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从战壕中顽强生长的芦荟、石缝里的芦草,到象征文明互鉴的可可、咖啡,再到广岛核爆后重生的树蕨,道先生选取跨越国界的自然生命作为和平的“信使”,艺术地诠释了生命在废墟上重生的伟力,以及不同文明和谐共生、消弭战祸的永恒祈愿。“人间若解林间道,万国何须筑界墙?”这不仅是诗句,更是道先生通过艺术传递的普世价值。





道金平先生的艺术生涯,扎根于陇东环县的文化沃土(如其对道情皮影保护研究的贡献),又胸怀天下,积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其众多国际荣誉与展览便是明证)。此次抗战胜利主题创作,正是他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完美结合。他不仅用艺术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更用艺术呼唤和平、启迪未来,展现了一位成熟艺术家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文关怀。





此次展览,是道金平先生艺术道路上一次重要的主题升华和情感喷薄。他以“花鸟”之笔,写“铁血”丹心;以“自然”之象,传“和平”之音。其作品气象恢弘,意境深远,技艺精湛,情感真挚,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重献礼,更是其艺术生命在时代命题下绽放的璀璨光华。道金平先生,无愧为一位以翰墨书写民族史诗、传递和平薪火的卓越艺术使节。
作者:新华社资深老记者屈维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