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6年的风雨兼程,76年的砥砺前行。76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202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6个生日。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每一寸沃土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河流都见证了变迁的波澜。绘画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它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回顾中国美术的发展,焕发出蓬勃的创作热情,在美术创作上凝心聚力,创作出一大批体现新时代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如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粒粒皆辛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父亲》《黄河》,雕塑作品《旗帜》《伟业》《追梦》,水粉作品《夜雨潇潇》等。美术工作者守正创新,生动表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内涵、气象格局和境界品格,形成了“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创作新格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段金拾,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朝阳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九零创作画社国画公会会长、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总职工书画院副秘书长。个人作品曾多次入选中美协举办的各类展览并获奖,曾先后受邀为北京市政协新楼、北京市政府新楼、军事科学院会议室创作《溪山擁翠》、《春到永定河》、《雄关漫道真如铁》等巨幅山水画,多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藏家收藏。出版有多种画集。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抱石幽云点半山
盛葳
段金拾君是一位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国画家,多件作品入选全国性重要展览。他出身艺术世家,自幼在深厚的家学积淀中耳濡目染,后又求学于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接受了严谨的造型艺术训练,可谓根基牢固,大有可为。
孤云独去闲 69cmX46cm 2021年 纸本水墨
他较早的作品中,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几种不同的风格追求,譬如通过学院的写实造型写生创作,在此基础上皴擦点染,营造水墨之境;或者以二十世纪以来新山水的造型、设色和笔墨技法为圭臬,突显宏伟大气之势;抑或通过汲取宋元以来古画中的笔墨趣味和美学意蕴,远慕古人溪山清远之情。
岚烟 69cmX69cm 2025年 纸本水墨
他的山水主要取材于太行山和燕山之景,原因是因为长期居住在北京昌平,北边就是燕山,西北就是太行余脉。两山毗邻交错,京北山景也自成一色。随山势和季节之不同,时而层峦叠翠,时又巨石嶙峋,具有丰富的生态结构。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则同样是丰富的宝库。段金拾时常写生,不过,他的创作并非是写生的放大和完善,而是将写生看作了解自然的方式,创作则是其基础上的全新融汇和升华。
连霏 69cmX69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无论太行山和燕山,在美术史和当代美术中均有不少前例,特别是全景构图,似乎通过这样的构图和粗笔重墨来展现北方山水的宏伟辽阔已成定式,不过,这也造成难以突破前人的窠臼。段金拾意识到这一点,他将自己对笔墨的思考与探索结合起来。一方面,他结合自己此前所长,使用细笔勾皴,对那些需要需要仔细描绘的实景不吝笔墨,对周遭的虚景则分施层墨。既有北方山水的硬朗,也有南派山水的温婉。
落烟 浮世180cmX97cm 2025年 纸本设色
另一方面,在选材上,段金拾很少使用传统北方山水的高远构图,他常常选择山腰的局部进行描绘,全然不似前人对燕山、太行山的全景构图。在他近期一系列以“半山”为题作品中,精心营造的构图与细笔层墨和谐地勾陈出一幕幕身在此山、如临其境的意蕴,恰如北宋文人潘阆笔下的“抱石幽云点半山”。
落烟 无非 180cmX97cm 2026年 纸本设色
落烟 300cmX200cm 2025年 纸本设色
密云鱼水吟138cmX69cm 2025年 纸本设色
名家点评
金拾在传统的研习上下过气力,悟性也很高,他的山水画既能看出传统的笔墨功力,又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画面气象很大,苍莽浑厚、温润华滋,墨色淋漓。后生可畏,期待金拾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超越。
——龙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
慕田峪独秀 69cmX46cm 2025年 纸本设色
暮霭 69cmX69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段金拾淡墨的处理很好,打破了一种笔墨范式,画得很轻松。画面苍劲老辣,墨韵温润。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兼职副主席、原秘书长)
清露 69cmX69cm 2025年 纸本水墨
金拾的山水得家学真传,苍茫浑厚,气势宏大。从画面中树的姿态、山石的排布、水口的安排,都可以看出他的深厚的功力,段金拾对传统的学习非常扎实。
——邢少臣(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清溪清我心 138cmX3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金拾能够在继承家学的同时,大胆探索更为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进行创作。他出生于燕山,成长于燕山,一年四季春去春回,阴晴明晦的氛围均在平时的创作中呈现出来。近些年来他不甘于坐视燕山,于是"行万里路°走向大江南北吸纳了许多江南烟雨朦胧近水远帆的绘画元素,滋补画中水墨氤氲幻境之不足,逐渐形成当下大胆用墨的尝试,作为年轻一代的画家必须养成独立思考和大胆开拓更新领域的追求,在程式化状物造型基础之上更须加以考虑创新与当代审美时尚的交相融汇,他能够在这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可谓难能可贵。
——程振国(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山语 300cmX200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松山烟云图 138cmX3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段金拾有很高的艺术天赋,他的画面很丰富,在墨色处理上可谓变化莫测、气势磅礴,笔情墨趣很有味道,而墨色的丰富变化又能被他统摄在浑然一体的整体氛围中,从而营造出生动的气韵,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崔晓东( 炎黄艺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山水系系主任)
松山烟云新雨后 138cmX3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段金拾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画家。我和他相交多年,在美展和很多重要活动上面认识了他,看到他的作品总感觉眼前一亮,在当代青年画家里有不可多得的自家面貌,特别的厚重,墨气十足,有北方山水的气度。看了他的画册,年纪轻轻画得非常老道,墨味、墨韵十足。我觉得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莫晓松(北京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新秋 69cmX69cm 2025年 纸本水墨
段金拾学画的道路非常正,他的画面灵动、神秘、深厚。在丰富的画面中又加入了神秘的墨色变化。他能把刻板的景物变得神秘,这是一个独特的视角。现在的画家最苦于没有自己的面貌,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段金拾却做到了。
——陈克永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
远上寒山 138cmX34cm 2025年 纸本水墨
云起犄角尖 69cmX46cm 2025年 纸本设色
段金拾从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跟进,形式感更强了,更加的神秘、丰富,大象无形,有混沌之气,有一种苍茫的时代感。段金拾学画的路子走得很扎实。对于今天的青年画家来说,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观有别于西方的风景画,继承传统再结合自己的审美进行改造,正好符合了中国文化的原理。潘天寿先生说,“中国画要和西方拉开距离,增加两峰的高度与阔度”,这个观点无疑是对的。段金拾对传统山水的理解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画面设色不多,基本功很扎实。这么年轻画面就这么扎实,我感觉非常好。
——刘罡(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云生 69cmX46cm 2025年 纸本设色
云雾中的夏天 69cmX46cm 2025年 纸本水墨
碧城 69cmX46cm 2025年 纸本设色
春辰 69cmX46cm 2025年 纸本设色
春意浓 69cmX46cm 2025年 纸本设色
沟崖记游 56cmX46cm 2022年 纸本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