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纪增长,脑力下降似乎成了令人无奈的“自然规律”:记不住事、反应慢、思路混乱,这些异常有时被戏称是“老了”,但事实上,它们可能是一个更深层次健康的信号灯在闪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某一类老年性认知衰退固然和年龄有关,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简称高血同)往往伴随DNA损伤、氧化应激负担和神经营养不良等多重机制,显著增加患认知障碍——轻度认知损害,甚至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
而这个危险因素,却可以通过叶酸来调节。
高血同是怎么加速认知衰退的呢?
相关研究发现,高血同与脑白质损害、颞叶萎缩、海马体积减小密切相关;而且,高血同还能干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功能,阻碍神经可塑性恢复;此外,它还可以促进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添砖加瓦”。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发现,高血同与受试者的全脑或局部区域脑组织萎缩率增加有关。瑞典的一项临床病理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死亡前10年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死亡时头颅MRI所见内侧颞叶萎缩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全脑白质体积减小显著相关,表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加速了脑萎缩。
科学认知干预的秘密武器——小剂量叶酸
叶酸是同型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充足的叶酸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防控高血同,进而预防认知衰退!
由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研究员、注册营养师德尔德雷·奥康纳博士主持完成的一项研究也显示,补充足够的叶酸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那什么时候开始补叶酸合适?补多少剂量合适呢?
答案是:越早越好。
至于补充的剂量,以最常见的小剂量叶酸补充剂——斯利安叶酸片(0.4mg/片)为例,每天吃两片,即0.4mg*2 的剂量即可!这个剂量是符合《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的,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当然也会有人疑惑:那能不能直接选择大剂量的叶酸补充剂,比如5mg/片的叶酸片呢?答案是:不建议。因为5mg/片是药用治疗剂量,主要用于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剂量远超日常生理需求或预防高血同所需,盲目使用可能会有以下风险:
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神经损害:大剂量叶酸可以纠正由B12缺乏引起的贫血,使其症状(如疲劳、苍白)暂时消失。但它无法阻止B12缺乏对神经系统的进行性破坏(如脊髓后索和侧索损伤,导致手脚麻木、刺痛、平衡障碍甚至痴呆)。
干扰锌吸收:大剂量叶酸还可能干扰锌的吸收和利用,锌是多种酶活性和免疫功能必需的微量元素,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认知衰退并非完全不可避免,科学的干预完全有可能延缓,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关注叶酸,关注同型半胱氨酸,别让危机悄然降临。
参考文献
[1] 宋彦丽,林杰,夏文静,等.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322-1326.
[1]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J].医药导报,2021,40(01):1-19.
[3] 郑晓明.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2).
[4]董超.适当补充叶酸可防痴呆[N].保健时报,2022-03-24(012).
[5] 张越,叶红华. 同型半胱氨酸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关系研究[J]. 生命的化学,2020年40卷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