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之窗展示中国之治、中国之美,以企业形象展示中国形象、大国气象。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的知行合一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本次会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此外,《决定》指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而创新是引领关键动能的核心。点燃新质生产力核心创新动能,开启领航民营企业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领,推动新型生产关系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提出和发展,是国内生产力跃迁及国际地位提升的关键所在,将助力中国进一步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必将会躬身入局,以切实的自身行动,积极融入新时代创新发展主旋律,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产学研融通创新等全方面、多维度进行新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关系的引领创新与坚定落实,和世界级领先企业进行同台竞技,提升国内及国际的双重话语权。百家争鸣的新一轮领航企业创新,必将助推中国新质生产力及新型生产关系的百花齐放。
(二)罗钢: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罗钢,艺名“光头罗钢”,华语内地原创歌手,仡佬族歌王,知名职业音乐唱作人制作人,知名导演,流行唱法名师,已出版发行两张原创音乐专辑,两张民族音乐EP,两张流行音乐EP。各大音乐平台和全国卡拉OK都有光头罗钢的歌曲。代表作:《仡佬族敬酒歌》(全国少数民族代表歌曲,目前仡佬族地区最火的歌曲之一),《我是一个好男人》《棒子老虎鸡》《回家过年》《最后一秒》等。
学习工作经历:
1989年考入贵阳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3年6月开始在贵阳出道做职业歌手,后全国巡演。
2002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研修班学习文艺导演专业;2004年结业。
2004年,先后在央视三套大型晚会栏目组作总导演助理,北京卫视五套“品牌故事”做编导。
2005年创建“罗钢音乐工作室”开始搞音乐词曲创作,并全国巡演。
2010年5月出版发行个人原创音乐专辑《我是一个好男人》。
2012年发行仡佬族原创EP《仡佬族敬酒歌》《慕谋》。
2016年发行二张原创音乐专辑《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2012年进入北京遵义商会任创会秘书长三年,2015年做第二届北京遵义商会副会长5年,2020年做第二届北京遵义商会监事,常务副秘书长至今。
2013年创业做北京大转折旅行社股东兼CEO。
2015年做味知世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股东。
2015年做网罗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法人兼总经理至今。
2018年收购大热派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做法人兼总经理至今。
艺术经历和作品:
1993年6月,开始在贵阳出道做职业歌手,后全国巡演。
2002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研修班学习文艺导演专业;2004年结业。
2004年,先后在央视三套大型晚会栏目组作总导演助理,北京卫视五套“品牌故事”做编导。
2005年,创建“罗钢音乐工作室”开始搞音乐词曲创作,并全国巡演。
2010年,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个人原创音乐专辑《我是一个好男人》。
2011年,发行单曲EP《回家过年》。
2012年,发行仡佬族音乐EP《仡佬族敬酒歌》《慕谋》。
2016年,发行第二张原创音乐专辑《这人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2020年,发行单曲EP《谁在担当》。
2024年,发行仡佬族音乐EP《仡家敬酒歌》。
获奖情况:
1993年-2005年,获得贵州省各项歌唱大赛奖项若干。
2005年,获得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流行唱法三等奖(专业组和业余组一起评奖)。
2006年,荣获北京市职工歌手大奖赛第二名。
2006年,荣获中国首届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组委会最佳歌手奖。
2007年,代表全国工商联参加中央电视“青歌赛”。
2009年,罗钢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一步一步走出精彩》荣获央广评选的“全国十佳公益歌曲奖”。
2011年,以首位贵州人,首位仡佬族歌手身份上过央视三套《我要上春晚》栏目演唱仡佬族歌曲《情姐下河洗衣裳》。
2012年,罗钢的歌曲《慕谋》登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娱乐100分”栏目。
这些年来,还上过央二,央七,央视音乐频道,北京卫视,北京电视台春晚,中华民族春晚,贵人春晚等栏目和文艺晚会。
2020年,填词并演唱的抗疫歌曲《谁在担当》荣获中国国家教育电视台优秀作品展播奖。
2025年,作为仡佬族代表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九三大阅兵”观礼。
罗钢是北京仡佬族联谊会理事,现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会员,北京市仡佬族节庆召集人,总策划总导演,从2013年开始组织连续每年举办一届北京“仡佬年”节庆活动,至2019已举办七届。此活动2020年因疫情而暂停。
社会荣誉和职务:
2004年,贵州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2005年,中国演出家协会会员。
2006年,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
2010年,北京民族联谊会理事。
2015年,民族影视网影视音乐总监。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旅游与休闲研究中心顾问。
2015,仡佬族文化研究院顾问。
201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2016年,贵州民营文化产业促进会理事。
2017年,中国流行音乐学会会员。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民盟盟员。
2018年,首届北京宜宾商会高级顾问。
2020年,中华儿促会艺专委委员。
2023年,中国大众音协声艺委委员。
2024年,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会员。
2024年 ,民族男高音声乐艺术委员会会员。
中华志愿者协会文艺委委员。
2024年,北京演出娱乐协会会员。
2024年,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会员。
2019年,贵州省电影家协会会员,
2024年,贵阳市演出行业协会会员。
2012年,北京遵义企业商会创会秘书长,现任监事。
2008年至今,北京贵州商会会员。
文艺导演:
2011年,首届贵人春晚总导演。
2017年,中华慈善之夜文艺晚会总导演。
2020、2021、2023,三届“京遵悦中秋”北京遵义商会中秋节文艺晚会总导演。
2023年,贵人春晚导演组成员。
2024年,北京周家庄村庆祝建党103周年文艺晚会总导演。
电影作品:
2018年,大热派影业承制拍摄最高法院线电影《特别追踪》。
(三)网罗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文化艺术交流与创意服务
网罗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网罗创智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 12 月 4 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以 “文化艺术交流与创意服务” 为核心,业务覆盖多维度 —— 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影视策划、展览展示服务、会议服务、市场调查;提供声乐、绘画、舞蹈类非全国性培训;承接舞台灯光音响设计、广告全案服务(含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同时涉及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文艺创作、教育咨询等,可为客户定制多元化文化艺术综合服务方案。
依托北京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秉持“创意驱动、服务至上”的理念,深耕文化艺术领域,致力于推动文化价值传播与艺术生态完善。
(二)研究创新
罗钢结合自身“职业音乐唱作人 + 流行唱法名师”的双重身份,凭借20余年演唱实践与专业认知,针对传统唱歌培训的普遍误区,开展系统性研究创新,形成了科学、务实的声乐教学体系,核心创新点如下:
1. 打破 “唱歌入门高门槛” 认知
传统培训常暗示“唱歌需天赋或深厚基础”,罗钢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论证:“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把歌曲唱好”,认为普通人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即可突破“不会唱”的心理障碍,显著降低声乐学习的入门门槛,让音乐表达更贴近大众。
2. 重构 “唱歌与识谱的关联”
传统教学多将“识谱”作为唱歌的前置条件,罗钢提出“唱歌可以与识谱无关,只需了解简单的节奏就能把歌唱好”。他认为,大众唱歌的核心需求是 “完成歌曲演唱与情感传递”,而非专业乐理研究,因此教学中聚焦节奏把控与音准感知,让无识谱基础的学员也能快速上手演唱。
3. 纠正“气息训练核心论”误区
行业内普遍将“气息不足”视为唱歌短板的主要原因,且过度强调气息训练。罗钢通过实践观察指出:“所谓‘气息不足’,实质是换气方法不当,与气息本身无关”。他在教学中不将“气息训练”作为核心内容,转而针对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教授高效换气技巧,从根本上解决 “唱到一半没气”的问题。
4. 建立 “发声与唱法适配” 的科学逻辑
传统培训常忽视唱法差异,统一教授美声发声方法,导致学员 “唱流行像美声、唱民歌不地道”。罗钢明确“发声建立在唱法基础之上,不同唱法对应不同发声与咬字吐字方式”—— 美声唱法讲究共鸣腔体全开,民歌注重民族语言韵律,原生态强调自然嗓音,戏曲侧重程式化发声,流行唱法则追求情感化、口语化表达。他主张 “因材施教”,根据学员选择的唱法匹配对应发声训练,避免误导性教学。
(三)合作共赢
罗钢始终秉持“利他原则、专业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理念,从企业合伙、商会联动到项目落地,构建了多维度合作生态。
1. 企业合伙:多元股东模式,整合资源共发展
早期创业企业:初始吸引10名股东,后续逐步拓展至二三十名,通过股东的资金、资源、渠道互补,快速扩大企业规模,形成“多人合伙、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基础模式。
北京大转折旅行社(2013 年):罗钢以“股东兼 CEO”身份参与,联合 5 名股东共同运营,结合股东在旅游行业的资源(如线路开发、客户渠道),推动旅行社业务落地。
味知世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5 年):与 3 位北京遵义商会老板合伙,依托商会的人脉资源与本地市场认知,降低餐饮项目的运营风险,实现跨领域(文化 + 餐饮)资源联动。
文化企业矩阵:网罗国际文化(2015 年)与大热派影业(2018 年收购)形成 “文化交流 + 影视制作” 的互补格局,罗钢作为法人兼总经理,统筹两家企业资源,承接更综合的文化项目(如晚会策划 + 影视宣传)。
2. 商会合作:依托平台链接资源,赋能会员发展
罗钢深度参与北京遵义商会,从 2012 年担任 “创会秘书长”(任期 3 年),到 2015 年任 “第二届副会长”(任期 5 年),再到 2020 年至今任 “监事、常务副秘书长”,始终以商会为纽带:
为商会会员搭建合作桥梁,促成会员企业在文化交流、活动策划、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合作;
利用自身文化领域资源(如晚会导演、声乐培训),为商会企业提供定制化文化服务(如企业年会策划、员工艺术培训),实现 “商会平台赋能企业,企业发展反哺商会” 的共赢。
3. 项目合作:专业分工 + 资源整合,保障项目落地
以“出海香港研学项目”为例,罗钢践行“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的合作逻辑:
资源整合:罗钢首先拿出自身积累的香港本地资源(如研学机构、文化场所对接渠道);
伙伴筛选:联合两位核心伙伴 —— 一位是 “香港北京两地奔走的朋友”(负责香港本地行程对接、落地服务),另一位是 “旅行社老朋友”(负责研学线路设计、交通住宿统筹);
资源升级:后续进一步引入自身新加坡资源,拓展研学项目的海外版图,形成 “资源提供方 + 本地执行方 + 专业服务方” 的三方互补模式,确保项目从策划到落地的专业性与高效性,同时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保障各方合作积极性。
(四) 慈善公益
罗钢始终将“公益责任”融入个人与事业发展,通过公益歌曲创作、物资捐赠、免费教学、慈善活动参与等方式,传递社会正能量。
1. 公益歌曲创作:以音乐为载体,凝聚公益力量
2009 年:罗钢独立完成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一步一步走出精彩》,凭借积极向上的歌词(传递 “坚持奋斗、创造价值” 的理念)与动人旋律,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评选的 “全国十佳公益歌曲奖”,成为推动公益精神传播的音乐载体;
2020 年:疫情期间,罗钢填词并演唱抗疫歌曲《谁在担当》,歌颂一线抗疫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该歌曲荣获 “中国国家教育电视台优秀作品展播奖”,通过国家级媒体平台播放,为抗疫宣传凝聚社会共识。
2. 公益物资捐赠:聚焦乡村教育,助力资源普惠
罗钢联合北京遵义商会,前往遵义农村开展定向公益帮扶 —— 参与 “爱心书屋” 捐赠仪式,为当地乡村学校捐赠各类书籍(涵盖课外读物、教辅资料、文化典籍等),改善乡村儿童的阅读条件,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短板,助力乡村文化教育发展。
3. 免费公益教学:开放专业资源,普及声乐知识
罗钢依托自身 “流行唱法名师” 的专业能力,开设 “公益大讲堂”,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声乐教学:
课程内容涵盖基础发声技巧、歌曲演唱方法、情感表达技巧等,针对零基础学员设计简易教学方案;
通过 “公益大讲堂”,让更多热爱音乐但缺乏学习渠道的人(如社区居民、学生、低收入群体)接触专业声乐教育,践行 “艺术普惠” 的公益理念。
4. 慈善活动参与:助力弱势群体,扩大公益影响
罗钢受邀参与红十字基金会 “健康新村工程” 的专项慈善活动:
该活动聚焦患病弱势群体帮扶,当时为患重病的张爽提供捐款支持,罗钢作为公益歌手,在活动发布会上演唱公益歌曲,借助自身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关注;
活动由北京卫视著名主持人春妮主持,通过媒体曝光进一步扩大了慈善活动的传播范围,带动更多人关注 “健康新村工程”,助力弱势群体获得更多帮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