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天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作品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
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铜奖
5.23纪念延安文艺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擅长油画,水墨画,版画,装置艺术等
阅读星空读王应天作品《满船清梦压星河》
星河,从宇宙诞生之初横亘夜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生动的遐想,人们在俯仰之间,领悟着大自然的节律,探索宇宙的哲学和科学的奥秘……
星汉灿烂,它也跃然诗文中。它不仅是浪漫的代名词,更是古往今来无数诗意的灵感源泉。曹操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就了曹孟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气魄;查慎行的“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于微小和精炼中见出无穷意蕴和柳暗花明的豁然。而在这些诗文里,最惊艳的还是元末唐珙的“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我们对其人知之甚少,他的诗文传世极少,但一首《题龙阳县青草湖》就足以让其名传千古。
唐珙的这两句深深触动了王应天的心灵,于是他对诗歌进行了独到的解读和重构,将文字搬上了画纸,画作即以诗得名《满船清梦压星河》。
夜空澄澈,水天相接,星河璀璨,如梦似幻。一只小船停在河面上,梦幻而不迷离,只身却不孤单。这只小船,不知从何而来,又将驶向何方,行经之处,星光摇曳,扬波成歌,月亮静穆而慈爱地看着它。那些穿梭过的时光,流淌成温润奇绝的诗,浮泛于生命的溪流。朦胧的醉意里,水天相接,诗人乘坐小船如在星河上泛波。明明是悲秋之作,却让人在诗意盎然里洞见梦想的光芒。这等想象,这等洒脱,这等瑰丽,直追唐人。
王应天的创作,一笔一画,都是在播撒星光。当星光绽放,梦想开出花朵,迷人光芒直指苍穹。
《满船清梦压星河》,是诗意的,是唯美的,初阅,即给人一眼万年的喜悦。当我们立于这幅作品前,就像在凝望星空,也是在凝视自己的心灵,或许我们每个人只是万千星辰中的一颗,但“不啻微芒,造炬成阳”。而终究,生命如舟,我们开启的是一段不能确定目的地的旅程,但我们也曾星光璀璨,也曾在诗意里徜徉……这样的星空,曹操、李白、唐珙阅读过,泰戈尔阅读过,古希腊贤哲阅读过。
2025年9月7日
听雨
《贺兰山岩画回声》80cm×160cm
《真善美》47cm✕40cm
幻彩之境,灵鹿逐梦
当目光初次触及这幅画作,仿若瞬间被卷入一场绮丽绚烂的奇幻漩涡,所有的感官都被那扑面而来的浓烈色彩与蓬勃生机所裹挟,沉醉不知归路。画面的核心,无疑是那只傲然伫立的白鹿。它的身躯似刚从晨曦中踏雪而来,纯净的白色基底上,肆意泼洒着醒目的红色与明艳的黄色斑点,宛如星辰坠落凡间,又似古老图腾镌刻于生命的肌理。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头顶那顶别具一格的“帽子”,像是神秘部落赐予勇士的独特冠冕,为这只本就超凡脱俗的生灵增添了几分庄重与诙谐,使其在凝视远方时,既有着洞悉世事的深邃,又透着一丝懵懂好奇的天真。这鹿,绝非自然界寻常所见,它是画家笔下跨越虚实边界的精灵,承载着无尽的遐想——或许是森林深处守护宝藏的长者,又或是引领众生穿越迷雾的信使。
《精进》40cm✕47cm
《慧眼》40cm✕47cm
《坐看云起》40cm✕47cm
移步换景,背后的山峦恰似打翻的神祇调色盘。橙色如燃烧的火焰,沿着起伏的山脊肆意蔓延;绿色似涌动的生命汁液,灌注进每一道沟壑;蓝色仿若深邃的天幕碎片,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诸般色彩相互交织、碰撞,没有丝毫妥协与迁就,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力量感堆叠出层次分明却又混沌初开的壮阔景象。此起彼伏的山峰轮廓,恰似大地跳动的脉搏,诉说着岁月沉淀下的雄浑故事,也在无声地回应着白鹿遥望的目光,二者相隔咫尺,却仿佛横跨时空,进行着一场亘古未有的对话。
《听雨》100cm×180cm
《莲池赞》40cm✕47cm
《千手济世》40cm✕47cm
抬眼望向天际,整片天空都被晕染成炽烈的橙红色调,如同黄昏时分被点燃的最后一缕余晖,要将世间万物都纳入它炽热的怀抱。这片强势的天空,并未因自身的耀眼而遮掩下方的精彩,反而如同一个巨大的舞台穹顶,将舞台上的所有角色——无论是居中的白鹿,还是散落各处的人物与林木,统统笼罩其中,赋予他们同等耀眼的机会,让他们在这方天地间尽情演绎各自的命运交响曲。
《火把节》106cm×85cm
《记忆额济纳齐》200cm×130cm
《蓝梯》106cm×75cm
再把视线拉回近处,那些简化至极的人物形象宛如从远古岩画中走出的影子,虽无清晰的面容,却有着鲜活的姿态。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地势之上,有的脚踏实地,稳稳扎根于这片神奇土地;有的居于高处,似欲振翅高飞,挣脱重力束缚。身旁相伴的树木亦是寥寥几笔勾勒而成,枝干舒展、枝叶繁茂,以最质朴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坚韧与张扬。人和树,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里和谐共生,构成了微观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架构,暗示着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爬山的云》100cm×90cm
《秋思》106cm×75cm
《星空》200cm×120cm
《星空2》200cm×120cm
细细品味这幅佳作,不难发现画家并非单纯追求视觉上的震撼效果,更是借由这一系列看似荒诞不经却又内在关联紧密的元素组合,构建起一座通往心灵深处的精神桥梁。大胆的色彩运用,是对传统审美规则的一次勇敢突破,每一种颜色的选择都饱含深意:白色象征纯洁初心,红黄二色寓意热情活力,多彩山峦代表多元世界的纷繁复杂,橙红天空则是希望与梦想永不熄灭的信号。夸张的表现手法,则像是一把放大镜,把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潜藏在心底的梦想火花无限放大,迫使观者直面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对未知的憧憬。
《月海》80cm×160cm
《紫罗兰》100cm×200cm
此刻,站在这幅画作面前,耳畔似能听见山林间的风声呼啸而过,那是大自然奏响的自由乐章;眼前仿佛浮现出无数个平行世界中可能发生的故事,每一个角色都在为自己的信仰奔跑拼搏。这便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无需言语解释,便能触动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唤醒沉睡已久的想象力,让人心甘情愿地迷失在这幻彩之境,跟随那只戴帽的白鹿,踏上追寻梦想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