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安徽医科大学“乡遇”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有着“红军摇篮”之称的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十八名师生以医学专业为笔,以青春热忱为墨,书写了一曲融合红色教育与健康服务的动人篇章。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汤家汇镇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实践团踏上这片土地,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精神的寻根与洗礼。成员们走访红军街红色遗址群,在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聆听历史回响;走进列宁小学旧址,感受战火中教育星火不灭的坚韧;瞻仰烈士墓,在肃穆中缅怀英雄、坚定信仰。尤其令成员们动容的是战地医护王明玉的事迹,那位年仅十九岁便为掩护伤员牺牲的女战士,用生命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是成员们从医路上熠熠生辉的精神坐标。

图为团队成员在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红色精神(供图:王玲)
红色精神不仅需要铭记,更在于传承与践行。当实践团成员们走访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廖爷爷时,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要永远记住自己是党的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要把本事用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这句朴实却铿锵的嘱托,如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每位队员心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拜访退伍老兵(供图:邱雨荷)
怀着这份被红色精神洗礼过的使命感,队员们积极投身健康服务,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惠民实践。在汤家汇村部广场,清晨七点就有老人排队等候。队员们耐心为每一位村民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结合指标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一位奶奶听到检查结果正常后舒展的眉头,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守护乡村健康所带来的踏实与温暖。此外,团队还深入当地康养中心,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倾听他们的健康困扰,给予真诚的安慰与解答。

图为团队成员在汤家汇村委会门前为乡亲们义诊(供图:颜润)
为了让健康知识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实践团创新推出“健康集市”,通过八大互动游戏摊位,将“两癌”防治、膳食营养、体重管理等专业知识融入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居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现场气氛热烈,累计吸引超过150人参与。此外,团队还开展多场健康宣讲,设计发放健康手册,围绕科学体重管理、慢性病防治等主题,用通俗语言传递健康理念。

图为实践团在当地红星广场开展健康集市活动(供图:王玲)
除了关注普遍的健康需求,团队还将温暖的目光投向“一老一少一特殊”群体。队员们为留守儿童举办生日,带领他们学习急救知识、开展爱国主题手工;深入探望病患家庭,送去关怀与支持;更在夏日晚会上与村民欢聚一堂,用歌声、戏曲、太极表演丰富乡村文化活。

图为团队成员贾程玲为孩子们示范心肺复苏法(供图:曹琪)
七天的实践短暂却充实。实践团所留下的不仅是一次医疗服务,更是一颗红色的种子、一缕医学的光亮。正如安徽医科大学校训所言:“好学力行,造就良医”,这群年轻医学生正以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写下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文/张墉 龚浩然 艾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