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赵大地的志愿与科研舞台上,有这样一位青年——王施懿,她以热忱为笔,以行动为墨,在公益服务、科研创新、校园建设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青春力量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抗震救灾显担当,爱心助学暖童心
2025年西藏日喀则市大地震牵动全国人心,王施懿第一时间响应号召,作为石家庄市代表投身抗震救灾行动。她积极捐款捐物,将物资与温暖送往灾区,用实际行动为受灾群众筑起希望之墙,也因此荣获石家庄市“爱心个人”荣誉称号。
在教育公益领域,她加入石家庄市专项“一起帮”助学行动,聚焦平山县、鹿泉区、藁城区的山区孩子,不仅捐助专项助学金,还送去油米面、学习用品等生活与学习物资。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深入实地慰问贫困孩子,将关怀落到实处,被石家庄市精神文明办授予石家庄市“爱心人士”称号。
三下乡传温情,科研创新破难题
作为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王施懿带领“童心彩虹桥”团队走进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开展儿科患儿陪护行动。这份充满温情的志愿之举,获得中国网官方权威报道,让爱心陪护的故事传遍全网。
在科研创新的赛道上,她瞄准“银发经济”与“认知障碍”领域的痛点,潜心研制AR-VR脑部康复训练重塑领航者(脑康复设备)。该成果在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省赛金奖,还受到中国教育晚报、中国教育网、中华网、大学生云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以科技之力为脑康复领域探索新路径。
文化传承守廉洁,科普惠民促健康
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王施懿深耕学习,与学校老师共同创作廉洁微课“坚守医者仁心,培树杏林清风”。该作品在2025年河北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作品征集大赛中表现突出,被河北省教育厅推报至国家教育部,为廉洁文化传播贡献青年智慧。
针对慢性病防治难题,她深入医院,跟随营养科、预防科医生及疾控中心专家学习,以“体重管理”为主题创作科普动画“体重管理秘籍”。该作品在2025年河北省慢性病防治科普大赛中荣获优秀作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健康知识送到大众身边。
从抗震救灾的前线到山区助学的山路,从科研实验室的灯火到志愿服务的现场,王施懿始终以热忱与专业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创新与担当诠释着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她的事迹,是青春与责任的交响,更是爱心与专业的共舞,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树立了鲜活标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