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王海涛教授和团队在骶神经调控二期手术中
作者 | 施晓楠
编辑 | 袁月
近年来,针对顽固性下尿路功能障碍的临床诊疗逐步进入“神经调控”时代。传统药物或导尿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难以恢复生理性排尿功能,患者往往因此长期依赖导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紧跟国际诊疗技术发展趋势,在临床诊断和神经调控治疗方面持续探索。目前,该院已成功开展最新一代神经调控术(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开创了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精细化治疗的崭新路径。
54岁的曹女士,原本生活规律、身体状态良好,但在两个月前突然出现排尿费力、尿频的情况。最初她并未重视,但症状很快加重,逐渐发展为下腹憋痛、无法自主排尿,被迫到医院留置导尿。曹女士曾到医院试图拔除导尿管但以失败告终,还是需要终日带着尿袋,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团队通过系统的尿动力学检查明确了曹女士的疾病为神经源性膀胱(非梗阻性尿潴留)。由于传统方法无法恢复神经调控功能,医师团队根据病情制定了“一期测试、二期永久植入”的骶神经调控治疗方案,计划为其植入最新一代免充电InterStim™ X 骶神经调控系统。该系统电池使用寿命获得突破性提升,可以支持3.0T全身磁共振检查,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术后长期随访和影像检查的便利性,让治疗更加长程、安心、便捷。
在骶神经调控一期手术后的第五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帮助曹女士顺利拔除尿管,在持续数天的骶神经刺激下,曹女士恢复了自主排尿,膀胱残余尿量基本消失。她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主动提出希望尽早接受二期手术,将体外的临时刺激器更换成埋在皮下的永久刺激器,这样伤口恢复后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一个月之后,曹女士如期接受了二期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手术过程局麻、微创,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目前曹女士已经回归到了正常的活动状态,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的背景下,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诊疗需求不断增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王海涛主任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神经调控个体化评估体系,推动诊疗从手术技术向“精准反馈+智能化调节”方向升级,让更多患者受益于骶神经调控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让排尿不再成为困扰,让生活重新掌握在患者自己手中。
什么是骶神经调控?
骶神经调控是一种通过弱电刺激调节骶神经功能的神经调控技术,采用微创方式将电极置入骶神经孔,通过植入式刺激器发送脉冲信号,使异常神经反射逐步恢复,帮助重建正常排尿通路。这一技术已被欧洲泌尿协会(EAU)、美国泌尿协会(AUA)列入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推荐方案。
其适应症范围主要包括:
• 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反复尿急、尿频、急迫性尿失禁)
• 非梗阻性尿潴留(排尿困难、残余尿量高但无机械梗阻)
• 慢性大便失禁等肠道功能障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