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头条

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块浮雕有何寓意

2025-09-03 17:22:12   来源:太阳信息网

纪念,以国家的名义。天安门广场上庄严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共艺术工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它承载着中国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民族英雄的敬仰。1949年的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前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为牺牲的人民英雄修建一座纪念碑。

十幅浮雕按照历史顺序从碑身东面开始,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

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二公尺,合在一起共长四十点六八公尺。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

10块浮雕的创作者分别是:

《虎门销烟》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竹韶,助手李祯祥;

《太平天国》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

《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

《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

《五卅运动》画稿吴作人,雕刻王临乙;

《八一南昌起义》画稿王式廓,雕刻萧传玖;

《抗日战争》画稿辛莽,雕刻张松鹤;

《胜利渡长江》画稿陈侃如,彦涵、雕刻刘开渠。《胜利渡长江》

支援前线,刘开渠,曲阳石匠完成《军民团结佳话》

《欢迎解放军》;胜利的欢歌 浮雕刘开渠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批石工对纪念碑浮雕的雕刻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批石工长期从事中国民间雕刻,传统雕刻技艺很高,但对西方雕刻技术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人的风格不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刻制会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在刘开渠的领导下,这些石工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培训。

雕塑家们拿出自己的人像雕塑作品,让石工练习,由于浮雕所采用的汉白玉开采于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容易取得,为确保石料不被损毁,石工在练习人像雕塑的基础上,再进行纪念碑人物试刻。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石工们熟悉了从粗刻到细雕的方法,有力地保证了纪念碑浮雕石刻的完成,他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兼通东西方雕刻技术的优秀石雕艺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