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头条

黄宾虹画中笔墨的书法本源:以书入画的笔墨哲学

2025-09-03 15:27:05   来源:今报在线


黄宾虹(1865-1955)

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曾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

从某一角度讲,画人和运动员有相似处。有些画人早年就崭露头角,才华锐发,在百米、二百米的一、二十秒间即见优劣。有的要人到中年才渐入佳境、四、五十岁方见驰誉画坛。颇如中距离的赛跑运动员。有的大器晚成,年届六、七十岁始呈精妙,仿佛运动员跑万米,在最后一千米冲刺时才见分晓。尚有极少数的人,要到八十开外,始见内蕴外发,轴射光华,黄宾虹在绘画征尘中跑的路程最长,他跑的是“马拉松”,到寿登耄耋才突破旧框,创立新貌,登上了新的巅峰。

黄宾虹艺术路程如此之长,不是拖沓,而是积累。傅雷说他:“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饱览饫看,冥思遐想,强年累月。……”(《观画答客问》)黄宾虹认为:“造化有神有韵,此中内美,常人不见。”江山的内美,必须在静中参悟。五、六十年时间算不得长。

黄宾虹学养深厚,对考古、金石、书艺、印学、诗文、鉴赏、教育和纂编出版,无不深有造诣,这就大大有助于他的画和画论。他第一个明确指出“中国画艺术之最高境界,就是要有笔墨”。

说“气韵生动,是从骨法用笔中取得的。骨法用笔中透露出生动的气韵来。”(《黄宾虹专辑年谱合编》)总结出“五笔”(平、留、圆、重、变),“七墨”(浓、淡、破、泼、渍、焦、宿,聚气墨之法,成“积墨”)。自叙习画历程:“必须如蚕之为蛹,三眠三起,吐丝成茧,缚束其身,最后必须钻穿脱去,栩栩而飞,要不经过这样的艺术生活,由渐变到突变,反复蜕化,就不可能体会这样的艺术真谛。”

黄宾虹云:“古人章法不忌雷同,而笔墨各有优劣。不解笔墨,虽毕生临摹毕肖,亦门外汉。”黄宾虹以为章法雷同亦可,主要是笔墨功夫深浅不同,所以方有优劣之分;纵然临摹肖似,如不解笔法,亦属未能入其门径。从此作来看,形貌与西周铭文俱不近似,用笔亦写意甚浓,铸造痕迹少有,名为摹拟大篆,实乃师心自用,纯以个人理解为之。透过古人笔迹,觅得其间消息,人各有别,因而参悟不一样,理解不一样,所得不一样。黄宾虹从笔法入手,探骊得珠,收获丰厚,令人艳羡。

“古人金石书画,下笔只是力大于身,纯用笔尖钩出,即有时最沉着处亦是生动。今人以轻飘为生动,误认恽南田、华新罗之求脱,而未能下沉着工夫也。系在用笔有力能自然耳。”此是1946年黄宾虹致函朱砚英语,用词贴切,用意恳切,妥妥的至理名言。诸如此类文字甚多,以亲身实践,揭橥书画之奥义,至今仍广为传布。李可染说:“我过去认为笔墨非常重要,为此访问过很多人,讲得最好的是黄宾虹,实践最好的是齐白石。”此说较为公允,黄宾虹确属讲得最好,齐白石确属实践得最好。相较于齐白石,黄宾虹篆书线条稍欠挺拔,功力稍有不及,但其作以拙胜巧、以老取妍,确是两人之相通处。

黄宾虹(1865-1955) 书法

故宫孔晨鉴定

纸本立轴 水墨纸本

66×26cm

题识:癸未之冬黄宾虹篆钤印:黄宾虹 元白

说明:

(一)原藏家购得于桂林荣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二)此件作品2019年4月27日经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孔晨老师鉴定为真迹。

(三)本件作品所用印章“黄宾虹”、“予向”参见《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第778页,第779页。卢辅圣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四)国家一级美术师、老一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法颜先生题签,附题签时电子版合影。

古拙浑厚意蕴深远

黄宾虹的篆书笔法古拙而浑厚,每一笔都显得沉稳有力,力透纸背。他深谙篆书之精髓,用笔讲究中锋行笔,线条圆润而富有弹性,既保留了篆书古朴典雅的气质,又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与创新。在运笔过程中,他注重笔画的起承转合,使每一笔都充满变化与动感,展现出篆书独特的韵律美。

局部图

黄宾虹的篆书在结构上严谨而富有变化。他善于根据字形的特点进行巧妙布局,使每个字都显得既稳定又灵动。在整体章法上,他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与对比,通过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出一种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这种对结构的精准把握和对气韵的生动表现,使得他的篆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局部图

黄宾虹在篆书创作中,对墨色的运用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他善于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篆书的韵味和意境。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墨色的丰富变化,既有浓墨重彩的厚重感,也有淡墨轻染的空灵美。这种对墨色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也深化了作品的意境表达。

局部图

黄宾虹的篆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通过对古代篆书的深入研究与临摹,汲取了传统篆书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他的篆书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篆书的典雅与庄重,又融入了现代审美意识,展现出一种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艺术风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得他的篆书作品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卷轴图

黄宾虹的篆书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和艺术风格。他的篆书作品既不同于古代篆书的刻板与拘谨,以其古拙浑厚的笔法、严谨生动的结构、丰富多变的墨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鲜明的个人风格,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篆书作品不仅是中国传统篆书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近现代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