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头条

我家的老,是别人家的宝

2025-07-29 16:00:52   来源:当代广西网

作者:高慧君 刘魁

高济昌在陪审中。高慧君供图

人物小档案:高济昌,男,1950年5月出生,黑龙江省尚志市人,中共党员。全国优秀陪审员联谊会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会员、广西民法研究会理事、广西宪法研究会理事、南宁市老科协会员、西乡塘区老科协理事、西乡塘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曾任南宁市西乡塘区法院人民陪审员、伊春市五营区法院人民陪审员。多年来荣获“全国优秀人民陪审员”、共和国英模人物、黑龙江省优秀法学工作者、黑龙江法学会先进工作者、伊春市法治人物、西乡塘区法院2019年度的优秀陪审员、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行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口述:高慧君(高济昌女儿)

记录整理: 刘魁(高济昌女婿)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这一老的心都扑在回馈社会上,成了别人家的宝。我的父亲叫高济昌,黑龙江尚志市人,退休后来到我和丈夫居住的广西南宁市,本想着让他安享晚年,没想到他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

老党员的执着

父亲曾是黑龙江伊春市五营区法院的一名普通人民陪审员,为人朴素谦和,2015年退休后到南宁定居,本应安享晚年的他选择继续为人民服务。虽然来南宁的时间不长,但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奋斗不止的担当与使命,尤其是当父亲接过“民族地区人民陪审员”徽章的那一刻,他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极致的责任。在陪审实际工作中,父亲活跃在民庭、刑庭和少年庭的案件审理中,他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审判实践,和法官一同将纠纷解决在庭审过程中。同时,他又认真履行一名人民陪审员职责,用关怀与温暖为迷失的心灵指引前进的方向,为走进迷途的青少年找回自信和勇气。父亲非常喜欢调解和劝解,除了倾注法理,他更执着于让误入歧途的人重新看到希望,靠“情”这把“钥匙”打开当事人的“心灵”。

2015年至2020年,父亲在西乡塘区法院任人民陪审员的5年中,共参与的庭审案件达1000多起,疫情期间,父亲也始终与法官同行,从未缺席过陪审案件。有耕耘就有收获,不论是退休前在黑龙江伊春市,还是退休后在广西南宁市,作为一名普通人民陪审员,父亲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由于工作出色,荣获全国优秀陪审员、共和国英模人物、黑龙江优秀法学工作者、黑龙江法学会先进工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行业优秀共产党员、伊春市法治人物、伊春市自学成才者、西乡塘优秀陪审员等荣誉称号。

老党员的承诺

高济昌给华强街道家风教育培训班讲课。高慧君供图

面对荣誉与赞赏,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党员,即使退休也要发挥余热,能为社会多做有价值的事是我最开心的。”我知道,父亲从不是说说而已,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不仅在工作中践行着一个党员应有的职责,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履行一个党员应有的义务。他多次参加“法律进乡镇社区”“12·4法制宣传日”等三下乡活动,开展“家风家教”讲座等活动,致力于用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法规传递到广大民族地区群众当中。

他与法官共同用法言法语深入开展“阳光执法”宣传活动,为老百姓讲解非法集资等实际案例给社会和百姓带来的危害。他在坛洛镇、双定镇、忠良村等地留下为民服务和以案说法的事例,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正常、合法的渠道和方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至今为群众解答有关法律问题70多人次。

父亲常教育我,在工作中要经常学习交流,只有不断探索,读书学习,才能使我们生活更加丰富,他这样嘱咐我,同时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成为了我学习的榜样。

老党员的热情

其实,父亲所学专业不是法律的,但为做好陪审工作,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学法律知识,来到南宁定居后,他更是下定决心为第二故乡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在审理案件时根据不同的方式启发当事人,在陪审实践的沃土中努力做好“群众代言人”,得到群众认可。

2020年,父亲的五年壮乡陪审工作已届满,他把2015年以来的陪审感悟写成了《当事人和百姓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学习、合议共赢一一个壮乡人民陪审员的感悟》两篇短文,我读后深感父亲学法之执着,陪审之不易。

高济昌荣获全国优秀人民陪审员。高慧君供图

父亲还注重将实践经验转化成理论成果,比如,在实际工作中,他感到双语审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社会价值,于是他积极随全国双语法官培训班到各地旁听壮语审判案件,他认为民族地区法院要时刻以司法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使民间习惯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中发挥作用。在5年的陪审工作积累和经过大量的调研,父亲先后撰写了《民族地区开展人民陪审员双语培训教育的思考》等文章,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在西乡塘法院、西乡塘科协共同协助以及全国优秀陪审员联谊会监制下,父亲整理出的《能动陪审》和《民族地区开展人民陪审员双语培训教育的思考》两本文集,先后被广西图书馆和南宁图书馆收藏。

家有老党员,如获至宝。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平凡但拥有着一颗主动发挥余热履行党员义务的老党员,父亲就像一面鲜艳的旗帜,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我和家人,在我困惑、彷徨、消极时,始终为我指引前行的道路,父亲更像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不断检视自己,督促我不断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