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头条

闲情偶寄—小品中的文人精神作品邀请展(二)(书法、篆刻、油画)

2025-07-08 14:32:18   来源:看点时报


媒体支持

《中国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网》

《中华网》《中宏网》《人民美术网》

《中国文艺新闻网》《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

参展艺术家

孙晓云、张海、苏士澍、范曾、周慧珺、王镛、孙伯翔、李铎、沈鹏、张继、聂成文、龙开胜、欧阳中石、林岫、李刚田、陈振濂、叶培贵、刘洪彪、范扬、宋华平、周而复、方去疾、韩天衡、熊伯齐、李刚田、王学仲、韩天雍、刘江、秦宣夫、潘世勋、宋惠民、郭绍纲、罗工柳、董希文、李骏、杨义辉、黄铁山、靳之林、胡善余、汤传杰、曹新林、张路江、凃克、李天祥、苏天赐

前言

文人精神,自古便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艺术哲学。它不追求宏大叙事,不刻意标新立异,而是崇尚自然、含蓄、内敛的表达。书法的一笔一画,篆刻的一刀一刻,油画的一色一调,皆可成为文人精神的载体。此次展览虽以“小品”为尺度,却意在展现艺术最本真的状态——不事雕琢,却自有深意;不尚浮华,却耐人寻味。

中国书法,是文人精神最直接的体现。从王羲之的飘逸到颜真卿的雄浑,从苏轼的洒脱到八大山人的孤傲,每一笔都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性情的流露。此次参展的书法作品,或取法古帖,或自出机杼,但共同的特点是在有限的尺幅内,以线条的韵律传递无限的情感。飞白处见空灵,浓墨处显厚重,字里行间,皆是作者对传统的致敬与对当下的思考。

篆刻艺术,虽仅方寸之地,却承载着千年的金石文化。文人篆刻,讲究“印从书出,书以印显”,刀与石的碰撞,既是对古文字的传承,也是对自我精神的镌刻。此次展览的篆刻作品,或工整典雅,或率意天成,每一方印都如一个微缩的世界,凝聚着创作者对古典美学的理解与对当代审美的探索。朱白之间,既有规矩法度,又有破立之趣,恰如文人精神——在约束中寻求自由,在传统中孕育新意。

油画虽源自西方,但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早已融入了东方的哲思与文人画的意境。此次展出的油画小品,不以宏大题材取胜,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微妙的色调,表达对自然、人生、文化的独特感悟。有的作品借鉴传统山水画的构图,以油彩表现朦胧的远山近水;有的则以抽象的形式,探索内心情感的流动。这些作品既延续了文人画“写意”的传统,又在材料与技法上有所突破,展现了文人精神在当代艺术中的新可能。

“小品”之“小”,并非体量之限,而是境界之精。文人艺术向来崇尚“以小见大”,一叶可知秋,一砂可窥世界。此次展览的作品,无论是书法的挥洒、篆刻的雕琢,还是油彩的铺陈,皆在有限的尺幅内追求无限的精神空间。它们或许没有震撼的视觉冲击,却能在静观中引发共鸣,在细品时触动心弦。

最后,愿观者在漫步展厅时,能暂时放下外界的纷扰,细细品味这些作品中的闲情雅趣。或许在某幅字、某方印、某幅画前,您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那正是文人艺术最珍贵的馈赠:在喧嚣的世界里,为我们留一片可栖息的审美净土。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书法篇

鸿福

【孙晓云】 鸿福 68×34cm

【孙晓云】 兰亭集序 51×37cm

读书

【张海】 读书 68×34cm

【张海】 书法

十里青山荫碧湖,湖边风物画难如。

夕阳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桥人钓鱼。

旧卜草庄临水竹,来寻野叟问耕锄。

他年待挂衣冠后,乘兴扁舟取次居。

【张海】 题湖边庄 68×68cm

【张海】 大浪淘沙 54×47cm

积学储宝

【苏士澍】 积学储宝 68×68cm

【苏士澍】 厚德载物 68×68cm

鹤翥

【范曾】 鹤翥 63×30cm

【范曾】 真谛 69×35cm

旷达

【范曾】 旷达 69×35cm

守朴

【周慧珺】 守朴 67×34cm

【周慧珺】 佛 49×46cm

【周慧珺】 禅 44×42cm

【王镛】 书法对联 90×24cm*2

大雪洒天表,孤峰入云端。

何人向渔艇,拥褐对巑岏。

【王镛】 书法 136×34cm

【孙伯翔】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105×33cm

朝晖

【李铎】 朝晖 67×32cm

如意

【沈鹏】 如意 69×35cm

取诸怀抱

【沈鹏】 取诸怀抱 69×41cm

【张继】 汉江临泛 136×68cm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张继】 丰乐亭游春·其三 136×68cm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聂成文】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36×68cm

【龙开胜】 卜算子·咏梅 136×68cm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龙开胜】 菩萨蛮·大柏地 136×68cm

【欧阳中石】 百川异源 皆归于海 69×46cm

万顷烟波鸥境界,

九秋风露鹤精神。

【欧阳中石】 寄赠湖中隐者 69×69cm

【欧阳中石】 中石自况 69×69cm

【林岫】 书法 69×69cm

【李刚田】 书法 138×69cm

【陈振濂】 木兰诗 138×69cm

【叶培贵】 题芦雁扇 136×68cm

【刘洪彪】 西湖 136×68cm

有志者事竟成

【范扬】 有志者事竟成 136×34cm

【宋华平】 题赤壁图 136×68cm

行吟去国,沅湘水,多少离骚。

一部离骚,骤雨蛮缠不折腰。

探源求索天难问,刘郢下风涛。

江上惊涛,沙石沉埋,诗更娇。

【周而复】 行吟阁·采桑子 72×37cm

篆刻篇

【方去疾】 老印章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鸟 印章 7×2×8cm

印文:满堂红

【韩天衡】 老印章金石篆刻 寿山石 田黄石 蝙蝠 印章 3.9×3.9×4.3cm

印文:万人如海一身藏

【韩天衡】 老印章金石篆刻 寿山石 芙蓉石 印章 3×3×10.3cm

印文:凤鸣朝阳

【熊伯齐】 篆刻印章 10×10×35mm

印文:中可

【熊伯齐】 篆刻印章 2.6×2.6×9.2cm*2

【李刚田】 篆刻印章 3×3×6cm

【王学仲题签】 西泠印社篆刻印章 1.5×1.5×16cm

印文:鹈川初子

【韩天雍】 篆刻印章 2.3×2.3×6.5cm

印文:玉章

【刘江】 篆刻印章 2.5×2.5×4.4cm

印文:桃虹

油画篇

漫谈印象主义

——秦宣夫

【秦宣夫】 荷塘 45×30cm

在我眼里到处都是画

——宋惠民

【宋惠民】 溪畔 52×36cm

探索油画的“内美”

——郭绍纲

【郭绍纲】 山乡 34×27cm

开创油画民族化的新纪元

——董希文

【董希文】 木船 36×25cm

造型严谨色彩精准秉承俄罗斯学派传统

——李骏

【李骏】 风景 42×33cm

江南风情

——杨义辉

【杨义辉】 树林 36×36cm

我绝不搞“无病呻吟”,不去“玩弄水色”

——黄铁山

【黄铁山】 田原夕韵 37×22cm

颜料从泥土和阳光中来

——靳之林

【靳之林】 绿荫花影 40×27cm

激情大写意

——靳之林

【靳之林】 秋林野径 28×28cm

缘而葆真 清而容物

——胡善余

【胡善余】 繁花映筑 31×20cm

独参妙谛

——汤传杰

【汤传杰】 树林 60×50cm

美术需要理想主义的淬炼

——曹新林

【曹新林】 秋林 80×55cm

重要的是入眼,是发现。

——张路江

【张路江】 沙滩 50×40cm

艺术应回归本源,每一幅真迹都是独一无二的时光标本,见证着艺术家一生对亚热带土地的执着。——涂克

【涂克】 翠嶂山乡 35×28cm

色彩美才是油画的特性,也是油画的特长。

——李天祥

【李天祥】 古楼 37×26cm

简约明净,意境空灵!

——苏天赐

【苏天赐】 金秋林韵 28×2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