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风劲逐绿行, 园林山水绘锦绣
——记苏州俏金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益岐
刘益岐,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是国家风景园林工程师,苏州大学客座讲师,苏州造园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造园杰出青年代表,中国造园四大先锋人物奖项评委,花园集学院特聘讲师,苏州俏金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刘益岐深耕景观设计与工程领域多年,以“设计重塑自然,匠心缔造意境”为核心理念,带领着团队打造私家花园、文旅项目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定制化景观系统,累计完成了千余项经典案例,其作品屡获行业的权威认可,包括艾鼎国际设计大奖园林景观优秀奖、中国基础工程金牌工程绿色景观奖、中国花园设计金笔奖景观类金奖等30余项国内外景观设计大奖,作品入选《庭院景观设计》、《艾鼎智库》等权威刊物,在行业内享有着极高的声誉。
臻于至善 匠心独运筑奇景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曾几何时,昆曲《牡丹亭》的婉转悠扬,打动了刘益岐的心,也让他考入了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从此与“艺术和美”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江南求学期间,刘益岐参观了拙政园、留园等著名园林,沉浸式体验江南园林的花木栽植、家具陈设、文人书画、叠山理水等元素,渐渐领悟到古人“咫尺山林”的精妙构思。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在将广袤的山水凝练于有限的生活空间内,宛如一幅精美的国画,每当展开国画山水图卷,但见重峦叠嶂,悬瀑流溪,曲径通桥,疏林掩寺,深柳小屋,四面开敞之美,而这正是理学所追求的“内在于物”的境界。
“将图纸上的榫卯结构,还原到现场施工中,让古建筑结构更好地呈现出来,让新工艺、新元素更加相得益彰”,带着这样虔诚的理念,刘益岐深耕行业,大学毕业后又去英国伦敦学习,将国际视野和各类前沿景观元素融入到创作中,2023年受邀参加了CCTV“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栏目。
在景观营造中,好的设计方案是灵魂,而施工图与落地的每一处细节,才是让灵魂鲜活的关键。在刘益岐的带领下,俏金枝园林团队始终以极致匠心雕琢每一寸空间——对施工图的精准诠释、对工艺的精准把控、对效果的动态优化,共同铸就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作品。在俏金枝的实践中,设计并非纸上的蓝图,而是“活的艺术”:一盏灯光的位置要调整十几次,只为捕捉光影与空间最和谐的对话;一片草坪的坡度微调5厘米,只为让老人的步履更安稳、孩子的欢笑更自在……潮流易逝,但真正的景观设计,终将以对细节的执着、对品质的坚守,在岁月中沉淀为永恒的人居之美。
在追求效率高、工艺美的同时,俏金枝对细节的把握也十分到位。做好施工图,目标就是将方案中较难实现的铺装形式以更美观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团队会坚持“现场优化”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设计效果完美地呈现。让每一寸铺装都经得起严谨推敲:施工前按标准图纸模块打样确认,石材拼贴纹路统一,外围尺寸、缝隙及拼接误差严格控制在1mm以内;铺贴平整度、对角线、平行线及弧度弯角均精准无误;异形切割部分则按编号开料施工,确保严丝合缝。对材质的选择同样考究——以简约而富有质感的材料,赋予设计优雅的气质。通过匠心工艺,充分展现出材料的自然肌理与艺术表现力,让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时间与审美的双重考验……这种近乎苛求的精度与对产品品质的执着,让设计从图纸跃然于大地,成就了历久弥新的景观佳作。“最打动我的,不是工序上的技术细节,而是传统结构建筑基因里的一种当代性,这是它能传承下去的核心。”刘益岐常常说,走的地方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中国建筑设计的可贵之处,比如木结构建筑在理念与技术方面的灵活性,是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建筑所无法达到的。看似非常传统、非常“老派”的建筑,它的观念却是极为当代的,往往在细节上稍加修饰,就能从“老派”变得潮流而不失稳重,且给人以“越看越爱”的历久弥新之感。
别出心裁 曲径通幽意境深
有人说“隔行如隔山”,甚至很多业内人都说工程理学与艺术美学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但刘益岐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眼中,园林从来不只是冰冷的项目,而是承载着理性与灵性的艺术创作——艺术之美不是曲高和寡,往往要用3D激光技术等深度还原三维空间形态,让曲折的园径讲述着行走的韵律,错落的花木跳动着四季的呼吸,静默的景石沉淀着时光的重量,使得每一处园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在岁月中生长、沉淀,最终化作人与自然对话的永恒诗篇。
“最好的设计是这样的,人们身处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从哪里开始。”刘益岐的设计尤其注重环境与艺术的融合,因此他常在设计中运用“隐喻”来体现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感,同时又兼具合理的功能性。
在为某学校打造“生命花园”空间时,刘益岐和俏金枝团队设计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与自然之间的对话——繁花织就的视觉盛宴、虫鸣鸟语的听觉诗篇、书墨留香的嗅觉抚慰,各类佳肴的味觉馈赠以及材质各异的触觉体验。这五大感官通道,如同五条通往内心的秘径,在“眼观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的沉浸中,唤醒沉睡的感知力。在“此时此地此事,此情此景此刻”中,当五感归于一心,身处这里的师生越发感觉到心灵被滋养,有更多的智慧、力量和爱从心里流淌出来。当师生们在“生命花园”中发出“想一辈子留在这里”的纯真感叹时,刘益岐更加确信:真正的景观设计应当是一剂治愈心灵的良方。
“造园,是一生中最有乐趣的事”。刘益岐十余年的造园生涯,仅在家乡张家港,就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坚持“设计+施工”的全流程服务,如今已在张家港打造了上百个各具特色的花园。一座座经典作品,见证了他耕耘不辍、技臻至善的匠心精神,给家乡留下了一批“专属记忆”。通常为了确保设计理念百分百落地,刘益岐不仅亲手组建施工团队,更常年扎根在工地现场。在他手中,既有三个月完美呈现的500平庭院,也有耗时五年精雕细琢的传世之作。“潮流易逝,经典永存”,在他看来,做好造园,做的不是简单的景观堆砌,而是在翻译大地的语言,让每寸土地都能讲述自己最动人的故事。
这份执着,让刘益岐带领着俏金枝屡屡斩获《艾鼎国际设计大奖园林景观优秀奖》《园匠杯国际竞赛庭院设计优秀奖》《中国花园设计金笔奖景观类金奖》《中国金牌工程绿色景观奖》等荣誉,刘益岐本人更是凭借卓越的行业贡献入选为“中国造园四大先锋人物”评委。作为苏州造园界的领军者,他融合传统园林技艺与现代生态理念,推动景观美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匠心精神赋能城市绿色人居,缔造了一处又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作。
不落窠臼 万象更新展宏图
造园如修行,匠心永不止。在刘益岐看来,好的园子,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诗篇,是量身定制的生命空间,更是承载主人情感与梦想的容器。他始终怀着如麦穗低头般的虔诚,在造园之路上不断求索——每一次设计都是全新的挑战,每一处细节都值得反复推敲。正是这份永葆好奇的探索精神,使得刘益岐屡屡用创新思维突破传统边界,不仅打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花园作品,更以执着追求激励着整个俏金枝团队向上生长。
“造园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美的修行。”这是俏金枝团队心照不宣的默契。刘益岐总是秉持着“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理念,在工作中默默地奉献,耐心指导、传授经验,培养和扶植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种智慧的传递如星星之火一般,激励着整个团队内部自发地加强学习,踊跃讨论,让灵感活水涌流、基业长青。
目前,我国园林产业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华的关键转型时期,刘益岐和俏金枝团队深刻地认识到:“景”是空间的物理形态,而“境”是情感的精神共鸣。要实现这种维度的跃升,就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将传统造园技艺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适应不同风格的审美。
这一进程充满着挑战:要培养既懂传统营造又擅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又要针对不同地域文化开发差异化设计体系,设计师必须成为跨文化的“空间翻译官”。但正是这种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与创新,让中国造园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生。刘益岐始终坚信,唯有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才能在传承与创新的辩证中,打造出兼具时代精神与永恒价值的人居典范。
在造园之外,刘益岐最为珍视的身份就是教师。他应邀为母校苏州大学授课,站在讲台前,他眼中总是闪烁着热忱的光芒,手把手地教学生们解读施工图的密码,快速领悟花园建造的精髓,梳理从设计到落地的完整脉络。当他看到年轻学子们从“一张白纸”,逐渐成长为掌握纸面构成与实景营造的转换法则,这种对知识的吸收,便是他最大的欣慰。在刘益岐看来,教学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美与实用的启蒙——每一张精准的施工图、每一次严谨的现场教学,都在为行业发展播撒希望的种子。这份育人之乐,让他的造园人生更加丰盈且温暖。
山乃仁人骨,川为智者魂;匠心耽永昼, 诗意蕴黄昏。未来,刘益岐将继续带领着苏州俏金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团队不忘初心,以匠心为笔,以自然为卷,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书写下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篇章,让中国园林智慧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