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头条

心血管疾病为何要行抗血栓治疗?吲哚布芬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2025-05-08 11:15:13   来源:今报在线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而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进行抗血栓治疗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抗血栓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受损、血流减慢或血液成分异常的情况下。正常状态下,动脉和静脉内的血液流动不停,但若出现异常的血小板活化、血液凝固,就可能出现血栓,血栓会影响正常的脏器组织供血,从而引起相关组织缺血、缺氧或坏死。

抗血栓治疗的重要性

抗血栓治疗是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关键部分,旨在有效预防血栓相关事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抗血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血栓的形成或减小已形成血栓的大小,从而保持血液的流动性,避免因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器官损伤。这种治疗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而要使血管通畅,治疗心血管疾病,就需要用抗血小板药物,比如吲哚布芬片来预防血栓形成[1]!

引朵牌吲哚布芬片是如何在抗栓治疗中发挥作用的?

想象一下,我们的血液系统就像一条繁忙的河流,而血小板就像是这条河流中的“清理工人”。当血管壁受损时,这些“清理工人”就会迅速聚集起来,形成血栓,试图修复损伤。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清理工人”可能会过度工作,形成不必要的血栓,阻塞血管,导致问题。

吲哚布芬就像是一个聪明的“调节员”,它有两个主要的工作方式:

     调节“清理工人”的活性:首先,吲哚布芬会找到血小板内部的“信号灯”——环氧化酶,并关掉它。这个“信号灯”原本是用来指示血小板聚集和形成血栓的。当它被关掉时,血小板就变得不那么“活跃”,不容易聚集在一起。这就像是在告诉这些“清理工人”:“现在不需要你们过度工作,可以休息一下了。”

     影响“凝血因子”:其次,吲哚布芬还会影响一些叫做“凝血因子”的物质。这些凝血因子就像是河流中的“建筑材料”,它们通常用于帮助血小板形成血栓。但是,吲哚布芬会降低这些“建筑材料”的数量,使得血小板即使想要形成血栓,也缺乏足够的“材料”。这就像是在减少河流中的石头和沙子,让河流更加顺畅。

总结来说,引朵牌吲哚布芬片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在抗栓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吲哚布芬除了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抗栓的作用外,还有一点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不同,吲哚布芬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这意味着在停药后24小时内,血小板功能可以基本恢复正常,这使得吲哚布芬特别适合需要短暂抗血小板治疗的情况,如手术前[2、3、4]。此外,吲哚布芬片的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尤其是与阿司匹林相比,其胃肠反应更少,出血风险更低,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4],为患者在抗栓治疗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尤其适用于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有不良反应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刘芳,王建文.吲哚布芬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 37(13):4.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21.13.026.

[2] 张成梅,尹志圣,武传涛,等.吲哚布芬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12):37-41.

[3] 杨霞,刘维,陈恳,等.吲哚布芬片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33(4):4.

[4]蔺应威.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分别联合氯吡格雷在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24.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