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当前看好黄金投资的逻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落地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显著加剧,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黄金,其吸引力因此大幅提升。其次,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各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储备的占比,这一趋势可能推动金价在长期内持续走强。
1.黄金行业概述
黄金行业作为兼具商品、货币与金融属性的战略性产业,2025年在地缘冲突、美元信用弱化及央行增持驱动下,持续展现强劲避险价值。
产业链方面,上游以金矿勘探与开采为核心,中国六大基地(如山东胶东)贡献全球10%矿产金;中游冶炼环节由紫金矿业等龙头主导,技术壁垒较高;下游涵盖珠宝(占全球需求35%)、投资(金条、ETF)、工业(电子、新能源)及央行储备。
2022 年之前黄金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其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实际利率对黄金价格走势的解释度最高。但 2022 年之后,黄金货币属性和避险属性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各央行购金、美国财政政策、各风险事件推升的避险需求成为黄金定价的主导因素。
2.供给端:供给端保持稳定
近年来,全球黄金供应量总体稳定,维持在4800吨左右。其中,矿产金年产量约3600吨,占黄金供应总量的75%左右,是黄金供应的主要来源。再生金年产量约1200吨,占黄金供应总量的25%左右。从供应结构来看,矿产金和再生金的供应比例相对稳定,未出现显著变化。黄金供应的稳定性主要得益于矿产金产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再生金供应的稳定。尽管全球黄金资源稀缺,但矿产金产量仍能保持一定增长,为黄金供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再生金供应的稳定也反映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投资工具的重要性。黄金供应的稳定性对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黄金价格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3.需求端:保护主义+大国博弈背景下,央行增储对金价形成强底部支撑
黄金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流动性极佳,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近年来,全球风险事件多发,为应对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日趋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等,全球央行大幅增加黄金持有量。而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对黄金的配置还可多元化其官方储备,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全球央行购金量连续3年超过1000吨,远超2010-2021年平均473吨的水平。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各国央行购金大幅提升,全年达1082吨;2023年继续保持净购入,全年达1037吨,成为最强劲的需求支撑点;2024年购金同比继续有所增长,全年达1045吨,其中24Q4单季度达到约333吨;新兴市场的黄金配置需求持续提升。虽然金价上涨可能会影响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但净购买的长期趋势保持不变。
“去美元化”增强黄金货币属性,央行持续增储下完成金价底部支撑。我们认为,保护主义+大国博弈背景下各国央行存在优化外汇结构以提升金融自主权的需求,金价回调过程中增储节奏有望加快,有望形成对金价的强底部支撑。
4.黄金行业近期基本面变化
近期黄金行业基本面变化主要体现在避险需求的显著提升和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以及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推动了市场对黄金的避险需求。此外,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增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进一步利好黄金价格。截至 2025 年 4 月 3 日,上海金交所黄金现货 Au9999 收盘价 739 元/克,周变动 2.5%,月变动 8.7%,年变动 37.5%。截至 2025 年 4 月 4 日,期货收盘价(活跃合约):COMEX 黄金 3056 美元/盎司,周变动-2.0%,月变动 4.4%,年变动 32.3%。
5.黄金投资逻辑与个股梳理
当前看好黄金投资的逻辑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落地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显著加剧,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黄金,其吸引力因此大幅提升。其次,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正在逐步显现,各国央行纷纷增加黄金储备的占比,这一趋势可能推动金价在长期内持续走强。
相关个股:中金黄金、山东黄金、湖南黄金、山金国际。
参考资料:
1.2025-4-10开源证券——4 月关注黄金板块的防守效应
2.2025-3-18国信证券——金价强势,黄金股配置价值凸显
3.2025-4-7德邦证券——对美关税反制,战略金属价值显现,黄金再迎布局良机
(风险提示:四川大决策投顾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