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头条

浙江万里学院研究揭示AI复生技术面对伦理法律困境呼吁构建伦理与法律协同框架

2025-04-03 19:07:57   来源:财讯网

浙江万里学院AI复生团队近日发布《AI复生现状及其应对研究》调查报告,基于5518份调查问卷,396位法律人深度访谈,237份商家用户式体验,56家律所的实证研究,系统剖析了人工智能“复活”已故人物的技术应用及其引发的法律与伦理挑战。研究指出,AI复生技术在情感慰藉与文化传承中潜力巨大,但需警惕隐私侵犯、著作权争议及刑事犯罪风险,并提出九项法律应对策略,呼吁建立“AI复生技术时光局”强化监管。

图 1 团队成员访问律师(1)

图 2 团队成员访问律师(2)

AI复生技术:创新与争议并存

AI复生技术通过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手段,模拟已故人物的形象、声音甚至行为,在私人纪念、文娱产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研究显示,77.14%的受访者接受以AI形式“数字重生”,70.04%认为其符合伦理,但90.65%支持严格法律监管。典型案例中,既有家属通过AI复生缓解思念的温情故事,也有不法分子利用技术实施诈骗、侮辱的犯罪案例。

图 3 法律人深度访谈表汇总(部分)

四大法律困境亟待破解

团队发现,虚拟形象的权属模糊,使得AI生成的虚拟形象在商业使用中可能引发侵权纠纷,尤其是涉及已故名人的肖像时,风险更为突出。同时,AI变声技术的精准模仿能力带来了声音隐私风险,可能被滥用于诈骗或诽谤等行为。此外,AI创作的音乐、文学等作品在版权保护方面仍存在全球性争议,缺乏统一标准。更严重的是,这些技术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非法获取数据、侮辱英烈等违法行为,加剧了刑事犯罪的隐患。

为应对这些挑战,研究团队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在立法层面,建议明确声音隐私权和虚拟形象的法律属性,并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行业规范方面,倡导建立AI变声透明标识制度,推动企业自律和伦理审查。监管创新上,建议成立“AI复生技术时光局”,统筹数据审查、伦理指南及公众参与机制。在司法实践中,通过判例强化对死者人格利益和近亲属权益的保护,同时严惩技术滥用行为。这一系列对策旨在平衡技术创新与权益保护,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和谐共进。

专家呼吁多方协作共治

研究获多家律所专家认可。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郜炜律师指出:“AI复生需在人权保护与社会秩序框架下探索和确立规则,合规且务实地将国内外市场化经验与本土规则及实践科学融合”。报告强调,技术发展必须与法律、伦理协同,政府、企业、公众需共同参与,避免“数字永生”模糊生死界限,确保技术向善。

AI复生技术正挑战传统法律与伦理边界。浙江万里学院的研究为行业敲响警钟,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科学参考。未来,唯有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并重,方能在慰藉生者与尊重逝者间找到平衡。(史晨昀、王嘉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