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李君:船舶“心脏”的守护人

2025-03-05 14:43:20   来源:中国焦点日报网

1990年,20岁的李君怀着青春的梦想加入了海油工程船队,35年来,他把对党和事业的满腔热情融入本职工作中,以船为家,以同事为兄弟,刻苦钻研轮机管理专业,从一名实习机电工逐渐成长为船舶轮机长。

降本增效,实现“智慧脉动”

2023年3月,“蓝疆”船进入青岛北海船厂进行坞修。为降低修船成本和缩短坞修工期,李君决定将1号和2号主发电柴油机大修项目改为自修。

原本需要厂家工程师现场指导才能完成的柴油机大修,经过李君的精心策划、合理安排、严密实施,仅用了12天安全高效的完成自修,船舶提前2天出厂,节省修理费60余万元。

2023年7月,“蓝疆”船完成蓬莱19-3项目施工,准备起4号工作锚机时,巡检人员发现驱动电机轴承温度过高,轴承端盖渗油。

“必须尽快更换电机轴承,否则电机有烧毁的危险。”李君现场查看情况后说道。1150马力的大型变频电机,船上没有拆卸专用工具,现场空间狭窄,修理工艺要求极高。

李君二话没说,立即带领轮机团队自行设计,并通过车床加工制作专用工具,耗时5小时排除了电机故障,节省修理费3万元。自行设计的专用工具,获得公司“五小金点子”一等奖。近几年,在李君的带领下,“蓝疆”船坚持以设备完整性管理为依托,以船舶“零待机”为目标,制定修理标准,深挖自修潜能,每年自修2000余项,节约修理费900余万元。

技术精湛,蓄能“心脏发电机”

2023年8月,“蓝疆”船利勃海尔吊机在项目施工前的一次测试中出现了变幅机构无法升降的故障。“船舶还有2个小时到达施工现场,轮机团队必须在施工前排除吊机故障。”船长张介平焦急地在对讲机里喊道。

为不影响渤中19-6项目顺利施工,李君立即组织吊机班组展开抢修工作。凭借多年的吊机管理经验,李君仅用20分钟便找到了故障点。他组织机电工拆检变幅刹车,更换损坏的制动器、刹车片以及刹车弹簧,不到50分钟便恢复了吊机刹车的机械功能。

同时,李君跟电气工程师对吊机软件系统进行检查维护,认真仔细的核查系统的各项参数,调整刹车打开阈值。一切正常后,李君亲自指挥吊车司机进行变幅试验,吊机手臂活动自如,整个抢修仅用了一个半小时。

“当时项目紧急,只有迎难而上,破解‘卡脖子’难题,只能凭借多年积累的轮机管理知识和经验,迅速锁定故障原因,及时解决问题,顺利保障海上施工作业。”李君说。

言传身教,锻造“海工铁军”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李君掌握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他根据“蓝疆”船实际情况,编制140余份设备操作规程、100余份设备点检图表和60余份设备润滑指导书。结合“四个一培训”,李君在船舶实施了“交叉培训”“以考代训”“以干代培”“师带徒”“传帮带”等培训方法,快速提高船员的业务能力和实操水平。

李君非常注重船员的个性化培训,在特殊工种培训方面,李君邀请电气焊、车床、钳工等工种师傅们登船为船员现场培训,提高船员的特殊技能。通过开展特殊工种培训,“蓝疆”船培养了一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队伍。

近年来,在李君的带领下,“蓝疆”船培养出36名吊机手、12名张紧器操作员、12名维修电工、9名车床操作工、9名电气焊工。与此同时,“蓝疆”船也为公司和其他船舶输送了大量专业技能人才。

三十多年来,李君把对党和事业的满腔热情融入本职工作中,他以船为家,以同事为兄弟,刻苦钻研轮机管理专业。在他的带领下,“蓝疆”船曾荣获中国海油红旗班组、海油工程设备管理先进单位4次、安装分公司设备管理先进单位20余次,“蓝疆”船被誉为海油工程船舶装备管理的“标杆”。(田宝华、苑予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