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江西万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做优做强“土特产”

2025-03-04 11:20:51   来源:今报在线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聚焦打好打赢“十大攻坚战”,坚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扎实推进“书记领航”行动,做优做强“林、鱼、硒”土特产,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富民兴农”,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做优做强“林”产业,推动“绿色发展”

该县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林下经济,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改革兴路,打通党建赋能林下产业发展链条,推动沉睡资源蝶变成美丽经济。支部引路夯基础。推行“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整合利用企业和合作社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按照宜药种药、宜菌培菌、宜养则养原则,积极推进专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深度参与种植养殖全过程,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14600亩,完成毛竹低改1.8万余亩,新建油茶1.2万亩。党员带路强活力。建立党员干部“分片包乡”制度,组建以“田专家”“土秀才”为主的林下经济“吉先锋”党员服务队16支,深入山间地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620余人次,在窑头通津、五丰西元、高陂泗源等村因地制宜打造15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示范带动84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林禽养殖、林菌培育、林花种植发展模式逐步成熟,形成了“林间种、林下养、林中游”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改革兴路促发展。依托国家林草局对口支援优势,建成千亩竹产业高科技园区和竹能源和碳材料科创中心,发展精深竹木加工企业35家,林下产业年产值突破6亿元,带动50余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8万元以上。同时,大力实施油茶资源扩面提质和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做大做强油茶产业。2024年,该县油茶种植面积达20万亩,油茶籽产量达7500吨,茶油产量1875 吨,产值超7.5亿元。

做优做强“鱼”产业,实现“富民兴农”

该县组建了县两山集团党支部,推进“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池塘养殖增量、大水面增殖提质,打造一条生态鱼全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鱼产业,唱响生态鱼品牌。整合生态资源整合104座中小型水库及万安湖、心安湖等水面资源1.82万亩,大力发展生态鱼产业,建立生态鱼繁育基地,成功吸引江西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驻,推广“鱼塘代养”新模式,实施以渔抑藻、以渔净水的净水渔业,发展水产品加工和渔旅融合产业,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联农带农采取“塘育湖出”“接力养”“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等生态养殖方式,建立从鱼苗育种到联合生产再到统一收购的万安生态鱼产业链模式,促进万安生态鱼养殖扩面提质增效,带动了2000多户农村养殖户5200余人参与生态鱼养殖,新增就业岗位近300多个,实现人均增收12000元以上。积极宣传推介全力打造提纯繁育、分类养殖、增殖回捕、精深加工、产品销售、鱼旅融合等生态鱼全产业链条,渔业总产值约6亿元,不断加大生态鱼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力度,先后完成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有机产品、绿色产品认证,成功发布了万安·湖鱼(鳙鱼)企业标准,培育出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的生态鱼,深受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青睐,与江苏无锡五湖水产商行签署生态鱼销售战略合作协议,年销量可达600万斤。

做优做强“硒”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该县倾心打造富硒产业党建示范点,推进“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断壮大富硒产业规模,建立健全生产标准,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持续提升“富硒农产品,万安原产地 ”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壮大产业基地以打好农业“三化”提升攻坚战为主抓手,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作用,深化探索乡村产业“三方得利”发展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出台《万安县2024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扶持办法》,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富硒示范基地建设力度。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69个,总面积21.6万亩。做好融合文章依托本地土壤富硒的天然优势,做好做活“富硒”产业结合文章,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富硒休闲观光农业5家,富硒康养农业2家,呈现了生产、加工、观光、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态势;深化拓展“支部+电商”等发展模式,成立万安县电子商务孵化园党支部,运用“互联网+”推动富硒产品出村进城,截至目前,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76亿元。唱响富硒品牌积极融入“井冈山”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大力推进硒橙、硒稻等富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3款农产品获“圳品”认证,72个产品获富硒认证、18个产品获评全国富硒好产品,市级以上富硒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20家,建成运营广州、井冈山、赣州等5家富硒旗舰店,富硒产业产值已突破50亿元。

(中共万安县委组织部,陈通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