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战略,2025年1月上旬,四川农业大学“蓝色水足迹”团队赴雅安市三步镇及周边区域,针对泥石流、滑坡、山洪等次生灾害防治开展专项调研。该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地质灾害遗址、走访受灾群众,为完善区域生态安全防护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在首站亿达煤业矿区,调研团队发现该区域已全面停产。矿区负责人反映,现存散煤堆放存在自燃隐患,雨污分流设施有待完善。当地群众提出,期盼政府建立资源化利用机制,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实现遗留资源的合理处置。
随后,团队抵达八步镇李家村,这里是泥石流灾害的重灾区。居住在河流上游的村民回忆起去年的泥石流,仍心有余悸。尽管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村庄公共区域与房屋受损严重。村民们对政府在灾后迅速开展道路修复、提供房屋维修补贴等工作表示感谢。这些举措极大地增强了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
调研显示,次生灾害防治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矿区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矛盾待解;二是山区预警系统覆盖不足;三是灾后重建资金缺口较大。团队建议:建立矿区环境监测长效机制,推广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在灾害频发区增设智能监测设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项目。
展望未来,蓝色水足迹团队计划继续深入灾区,利用专业优势助力泥石流防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他们相信在政府、社会与民众的共同努力下,雅安市受灾地区不仅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还将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重建美好家园。(四川农业大学 张羽廷 叶思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