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国产原创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高开疯走带出最强春节档,票房持续刷新。“神话”接续创造,闹“嗨”了全球电影市场。与传统神话中的哪吒不同,电影“哪吒”讲述了一个“熊孩子”成长蜕变的故事,除保持经典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中的部分人物关系外,哪吒的身世、特征、性格等都进行了创新设计,在更符合今天观众口味、更容易引发共情共鸣的同时,也给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融合诸多启示。
一、哪吒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
哪吒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经典人物,其形象和精神内涵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哪吒精神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内涵。
(一)哪吒形象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一是哪吒的原型与佛教文化的关联。哪吒的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古代印度佛教神话中的“那咤俱伐罗”(Nalakuvara)。在佛教经典《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哪吒是毗沙门天王(北方多闻天王)的第三子,常随毗沙门天王身边护法。其形象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被赋予了神通广大的能力,如能变化身形、降伏妖魔等。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的形象也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并在传播过程中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例如,在一些佛教故事中,哪吒协助毗沙门天王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其英勇无畏的形象深受信徒们的敬仰。这种来自佛教的原型为哪吒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形象注入了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此外,也有哪吒的原型追溯到古代中国对龙图腾的崇拜以及道教的一些神话传说,然而在佛教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哪吒的形象仍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佛教色彩,哪吒的故事中也融入了佛教的因果报应、慈悲为怀等思想。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哪吒的形象,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交融。
二是哪吒形象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的塑造。在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哪吒以托塔天王李靖第三子的身份出现,是天庭的重要战将。他三头六臂,武艺高强,手持乾坤圈、混天绫、风火轮等法宝。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哪吒奉命出征,与孙悟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尽管最终未能取胜,但他的英勇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封神演义》则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更为细致和丰富的刻画。在这部作品中,哪吒的身世更加曲折,他是陈塘关总兵李靖之妻殷十娘怀胎三年六个月所生的肉球,出生后被太乙真人收为徒弟。哪吒性格刚烈,顽皮好动,因打杀东海夜叉李艮和三太子敖丙,引发了与东海龙宫的冲突,最终为了不连累父母,选择“剔骨还父,削肉还母”。后又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以莲花化身重生,继续参与封神之战,成为阐教的重要弟子。现代文学作品对哪吒的诠释则更加多元化,这些新的演绎让哪吒的形象更加贴近当代读者的生活和情感。如197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和2019年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25年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都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讲述了哪吒的故事,赋予了他新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
三是不同时期哪吒形象的演变轨迹。从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那吒形象,到唐宋时期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的逐渐演变,再到明清时期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中的定型,哪吒的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唐宋时期,哪吒的形象开始逐渐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元素,其身份和背景也更加多样化。例如,在一些民间传说中,哪吒被描绘为能够降妖除魔、保护百姓的神灵,与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相结合。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小说等文学形式的繁荣,哪吒的形象在《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了人们熟知的经典神话人物。而在近现代,随着影视、动漫等艺术形式的兴起,哪吒的形象又不断被重新演绎和创新,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如在上述动画电影中,哪吒的形象更加时尚、可爱,同时也保留了其原有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观念,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哪吒精神的核心内涵
一是反抗精神:对旧秩序、权威的挑战。哪吒的反抗精神是其形象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封神演义》中,哪吒从小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意识。他不满于陈塘关的沉闷生活,敢于打破常规,独自前往东海嬉戏玩耍。当遇到东海夜叉李艮的无理阻拦时,哪吒毫不畏惧,果断出手将其打死。随后,又因与东海三太子敖丙发生冲突,将其打死并抽了龙筋。这些行为不仅挑战了东海龙宫的权威,也触犯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在古代社会,龙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代表着权威和秩序,而哪吒却敢于与龙对抗,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传统权威的大胆挑战。此外,哪吒在面对父亲李靖的严厉管教和指责时,也毫不退缩,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不应受到无端的指责。最终,为了不连累父母,哪吒选择了“剔骨还父,削肉还母”,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对父权和旧秩序的反抗。这种反抗精神体现了哪吒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以及对不合理制度的勇敢挑战。
二是自我认同:从“剔骨还父,削肉还母”到自我救赎。“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是哪吒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其自我认同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哪吒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困境和内心冲突。一方面,他深知自己的行为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压力,为了不连累父母,他选择了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偿还父母的养育之恩;另一方面,他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在莲花化身重生后,哪吒开始了自我救赎的旅程。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父母给予的,更是自己所拥有的。他不再依赖于父母的认可和支持,而是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在参与封神之战的过程中,哪吒不断成长和成熟,逐渐实现了自我认同。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再是那个任性妄为的少年,而是成为了一个有担当、有勇气的英雄。这种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认同的转变,体现了哪吒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精神升华。
三是正义观念:哪吒行为中的正义表达。哪吒的行为中始终贯穿着正义观念。他打杀东海夜叉李艮和三太子敖丙,表面上看是一种冲动和暴力的行为,但实际上是出于对正义的追求。在他看来,东海龙宫的行为是不公正的,夜叉李艮和三太子敖丙恃强凌弱,欺负百姓,因此他决定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这种正义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正义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公众追求公平、公正的重要价值取向。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正义观念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现代社会对正义的理解更加注重程序正义、实质正义和社会正义的统一。例如,在法律领域,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分配领域,追求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减少贫富差距。哪吒的正义观念虽然产生于古代社会,但其中蕴含的对公平、公正的追求,与现代社会的正义观念是相通的,值得深入研究、学习思考和创新借鉴。
二、哪吒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哪吒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励人们反抗命运、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勇于担当责任等方面,“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愤怒嘶吼,是其反抗命运的核心宣言。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是哪吒精神在文化自信中的传承发展。哪吒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哪吒形象所蕴含的反抗精神、自我认同和正义观念等核心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通过对哪吒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可以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绩,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这部电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创新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中国文化。此外,哪吒精神所体现的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契合,能够激发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是哪吒形象在现代文化产品中的创新呈现。在现代社会,哪吒形象在各种文化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创新呈现。以动画电影为例,《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创新。在这部电影中,哪吒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被世人误解的“魔童”。他生而为魔,却渴望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关爱。这种创新的形象设定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引发了对人性、命运等问题的思考。此外,电影在画面风格、叙事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采用了现代动画技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了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动画作品。除了动画电影,哪吒形象还出现在了漫画、游戏、玩具等多种文化产品中。这些文化产品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对哪吒形象进行了重新诠释和演绎,使其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口味。
(二)个人成长的启示
一是反抗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哪吒的反抗精神对于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鼓励个人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现代社会,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创新往往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哪吒敢于挑战权威、打破常规的行为,正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在面对东海龙宫的威胁时,哪吒没有选择退缩和妥协,而是勇敢地与之对抗,这种勇气和决心值得学习弘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人们总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具备像哪吒那样的反抗精神,敢于质疑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创新和发展。在科技创新领域,正是因为有了众多科学家和发明家敢于挑战传统理论和技术,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突破和伟大创新。
二是自我认同与心理健康的调适。哪吒的自我认同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从最初的迷茫和困惑,到“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时的自我否定,再到莲花化身重生后的自我救赎和自我认同,哪吒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哪吒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和自身的多重压力,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实现自我认同。在面对父亲李靖的误解和指责时,哪吒感到孤独和无助,但他并没有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通过与师傅太乙真人的交流和自己的思考,哪吒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了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的过程对于理解当代公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是现代社会中个体自我认同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在现代社会,个体自我认同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容易迷失自我,难以确定自己的身份和价值。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也使得个体在自我认同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困境,可以从哪吒的自我认同过程中汲取经验。譬如,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轻易放弃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社会进步的动力
一是正义观念与社会公平。哪吒正义行为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哪吒的正义行为对社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他敢于为正义而战,不畏强权,这种精神激励着人们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正义是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哪吒的故事告诉人们,当面对不公正的现象时,不能选择沉默和妥协,而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发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他们当中有的成员的行为正是受到了哪吒正义精神的启发激励。现代社会中正义观念的践行与挑战:在现代社会,虽然正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际践行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在一些领域还客观存在着的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如贫富差距过大、权力滥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正义观念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让正义观念真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正义观念的有效践行也是必要举措之一。
二是反抗精神与社会创新。哪吒反抗精神在社会变革中的象征意义:哪吒的反抗精神在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他敢于挑战旧秩序、旧权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开辟了崭新道路。在历史上,许多社会变革都是由那些具有反抗精神的人推动的。在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发明家敢于挑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哪吒的反抗精神激励着人们在面对社会变革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鼓励社会创新与突破传统束缚:在现代社会,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要实现创新,就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哪吒的反抗精神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因此,应鼓励社会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科技创新和创业;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社会也需要进一步尊重和保护创新者的权益,让他们能够更加公平公正地进行创新和创造。
三、哪吒精神的现代转化与实践路径
哪吒精神的现代转化体现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与抗争命运的决心,其实践路径则在于文化传承、社会参与以及创新创造等多个方面。它鼓励人们在追求自我价值、抗争命运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一)文化层面
一是跨媒体叙事与哪吒形象的多元重塑。在现代文化产业中,跨媒体叙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方式。通过将哪吒形象应用于电影、动画、漫画、游戏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实现对哪吒形象的重塑和传播。如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取得成功后,社会中就相继推出了相关的漫画、小说、游戏等衍生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哪吒的故事和形象。同时,不同媒体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哪吒文化产业链。游戏可以让玩家更加深入地体验哪吒的世界,漫画可以以更加生动的画面展示哪吒的故事,电影则可以通过精彩的画面和剧情吸引观众的关注。通过跨媒体叙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哪吒形象,促进哪吒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二是文化产业中哪吒精神的深度挖掘。在文化产业中,人们不仅要注重哪吒形象的传播,还要深入挖掘哪吒精神的内涵。在开发哪吒题材的游戏时,可以将哪吒的反抗精神、自我认同和正义观念等核心内涵融入到游戏的剧情和玩法中,让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哪吒精神的魅力。同时,在创作哪吒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时,也可以通过对哪吒精神的深入探讨,引发观众和读者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此外,还可以开发与哪吒精神相关的文化产品,如文具、玩具、饰品等,将哪吒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哪吒精神。
三是哪吒精神在文化教育中的交汇融入。可将哪吒精神融入到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在学校教育中,可以将哪吒的故事纳入语文、历史、美术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哪吒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反抗精神、自我认同和正义观念。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哪吒的形象和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介绍哪吒形象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在社区教育中,可以举办与哪吒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表演等,让社区居民了解哪吒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述哪吒的故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社会层面
一是哪吒精神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正义观念与社会道德建设:将哪吒的正义观念应用于社会道德建设中,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在社会治理中,应该加强对正义观念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认识到正义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公益广告宣传等活动,弘扬正义精神,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正义行为。加强对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和约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对于那些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应该依法进行惩处,让人们认识到不道德行为的后果。反抗精神与社会创新机制的建立:哪吒的反抗精神可以为社会创新机制的建立提供启示。在社会治理中,应鼓励人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创新和改革。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科技创新和创业,为创新者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创新激励机制,对那些在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此外,还应该营造一个更加宽松、包容的社会环境,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为社会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
二是哪吒精神在社会运动中的象征意义。哪吒形象在社会公益中的应用:哪吒形象可以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一些环保公益活动中,可以将哪吒的形象与环保主题相结合,设计出相关的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等,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环保问题。同时,还可以以哪吒的名义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关爱留守儿童、帮助贫困地区儿童等,让哪吒精神在社会公益中得到传承和弘扬。此外,哪吒形象还可以应用于一些社会救助活动中,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精神支持和鼓励。哪吒精神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激励作用:哪吒从被误解、被嫌弃的“魔童”,历经磨难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成长历程对社会弱势群体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对于那些身处困境、遭受歧视的人们来说,哪吒的故事告诉他们,不应被外界的负面评价所定义,要有勇气去抗争命运。比如,残障人士群体在面对生活的诸多不便和社会的某些偏见时,哪吒的反抗精神能鼓励他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克服身体上的障碍,实现自我认同。再如,失业人群在遭遇挫折时,哪吒自我救赎、不断成长的经历可以给予他们重新振作的力量,激励他们突破困境,寻找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宣传哪吒精神,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创新发展
一是哪吒精神在新时代的持续发展。在新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哪吒精神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持续发展和演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公众对反抗精神、自我认同和正义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信息传播迅速,人们面临着更多的舆论压力和价值冲突。哪吒的反抗精神可以体现在对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不良现象的抵制上,鼓励人们勇敢地维护网络空间的正义和秩序。对于自我认同,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个体面临着更多的身份选择和文化冲击,哪吒从迷茫到坚定的自我认知过程,可以启发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到真正的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同时,正义观念也需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不断拓展,不仅要关注传统的社会公平问题,还要关注环境保护、数字权益等新领域的正义。通过不断赋予哪吒精神新的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精神动力。
二是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与转化。哪吒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宝藏等待人们进一步挖掘和转化。除了哪吒所代表的反抗、自我认同和正义等核心精神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顺应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传统文化精神,将它们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将仁爱精神应用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倡导人们关爱他人、尊重生命;将顺应自然的思想应用于环境保护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化产业的力量,通过动漫、影视、游戏、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精神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推向世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哪吒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积极意义。通过对哪吒形象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反抗精神、自我认同和正义观念等核心要素。在现代社会中,哪吒精神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深入挖掘哪吒精神的价值内涵,需要在文化、社会和创新发展等层面采取相应的实践路径,从而实现哪吒精神的现代转化和持续发展。同时,以哪吒精神为切入点,珍视和传承哪吒精神,进一步挖掘和转化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让这一古老的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2025年2月19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