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买到明天晚上八点的卧铺,我就去面试”,当接到威高的面试邀请时,刚大学毕业的大庆人国玲玲用比较“任性”的方式做了决定。
一晃13年过去了,国玲玲早已褪去当年的稚嫩,成为威海威高医院肾内科的副主任,在威海安了家。
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充实,患者多样的病情让她在不断地挑战中成长。未来,国玲玲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的团队,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继续携手向前。
把女儿送到学校后,冬日清晨7点22分,国玲玲来到威海威高医院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换好“白大褂”,开始查看病人的诊断记录、与值夜班的同事交流病人情况。
7点50分,准时召开医护交班会,了解当天共有多少病号、有无病情特殊的病人,随后便开始了日复一日地查房工作。
每一个病人都会问候到,每一个病人见了她都很亲切。
“我在这边十来年了,看着她从小姑娘变成小姑娘的妈妈”,威海威高医院的首批病人李阿姨笑着说。
“国玲玲大夫医术精湛,对病人热心肠,每个床位都能问候到。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非常优秀、有耐心,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怀”,看到记者在拍摄和采访,乐观开朗的肾友董女士主动夸赞起了国玲玲。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真是没想到他能恢复地这么好”,病房内,患者家属双手合十,一个劲地感谢国玲玲以及医院肾内科主任刘清茂,表情中难掩喜悦和激动。
国玲玲介绍,患者王大叔入院时情况比较严重,憋气、呕吐、咳嗽、无法躺平,而且肾脏积液严重,在其他医院做过穿刺引流后也无济于事。来到威高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原本的不适都已经消失,可以正常生活。“家属跟我说,她是抱着老人可能离世的心态来的,没想到现在这么好,所以她就很开心。”
每次看到患者在她的治疗下身体变好、激动万分的时候,国玲玲就会生出一种自豪感,觉得一切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很充实。
除了查房和问诊,采访当天,国玲玲还有两台手术需要做,一个是造瘘手术,一个是球囊手术。
造瘘对于肾内科来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手术,帮助透析患者打开透析的通道。而球囊手术则相对复杂一些,患者的血管堵住了,通过手术重新打通。
“这位患者的血管条件比较差,动脉硬化特别严重,管腔有不规则的钙石,术中扩破血管的风险比较大。”一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国玲玲扶着腰走出了手术室,而这也是大部分医生都会有的职业病——因长期站立、弯腰导致的腰疼,“已经习惯了”,国玲玲笑着说。
回想起2023年,有一段时间手术比较多,国玲玲每天晚上10点甚至11点多才能到家,早上又早早出门了。“我到家的时候女儿已经睡了,出门的时候她还没醒,她跟我说,‘妈妈我见不着你都快想不起来你这个人了’。”
如今,随着团队日益壮大,国玲玲的工作没有之前那么忙碌,但一整天下来,还是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身体会有点乏,但是精神和心理上会有一种充实感。而且我们是一个团队在‘战斗’,大家在一起工作很开心。”
手术结束了,但是国玲玲的工作还没有结束——术后记录、给患者写医嘱,下班前再去病房查看患者术后的情况以及再当面嘱咐一下。“吃饭了吗”“晚上可能会疼,不要乱动,坚持一下”,跟病人交代完,国玲玲才放心地下班回家。
谈起做这份工作的初心或者使命,国玲玲说,肾内科不同于别的科室,肾病患者每周三次透析,医患之间往往长年接触慢慢变得像亲人、朋友一般。“能够通过我的工作,延长他们的寿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