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兆锋,男,群众,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广西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扶绥猴村柠檬谷生态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从报社编辑到农业企业副总,再回到家乡扎根田野,方兆锋用15年时间,在跌撞中闯出一条以青柠为核心、融合生态与文旅的乡村振兴新路。
方兆锋在华中农业大学“头雁”项目培训中分享创业经历
三次“转身”:从苹果枣到青柠的破局
2000年毕业后,方兆锋在报社当过编辑,随后在农业公司干到副总职位,积累了丰富的品牌策划经验。2013年,他响应家乡召唤,回到老家扶绥县,成立扶绥丰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启创业之路。
创办之初,方兆锋选择了市场热门的苹果枣作为种植品种。尽管苹果枣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但是市场瞬息万变,价格波动极大,高时可达五六元一斤,低时甚至一毛钱也无人收购。为突破困境,他尝试自行包装、电商销售和朋友圈推广等多种销售策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方兆锋决定转战种植耐贮藏且适合深加工的百香果。然而,种植了一两年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当地弱酸性土壤不利于百香果生长,即便进行土壤改良,果树挂果后仍不易存活;且同一块地不能连作,只能年年重栽,产量也持续低迷。
2019年,经朋友介绍,方兆锋接触到台湾四季无籽青柠。这种柠檬品种仅需一年半即可挂果,成熟周期短,保鲜期却长达一星期,且深加工潜力巨大,可广泛应用于餐饮、化工及医学等多个领域。此外,青柠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当地弱酸性土壤条件恰好符合青柠的生长环境。尽管此前县里无人尝试种植,但方兆锋仍决定引进该品种。
同年12月,他在渠茗屯开展第一次柠檬产业会议,邀请十几户村民共同种植,还与当地农科院建立合作,从育苗开始的整个管理过程都获得了专业技术指导。从2019年至2023年,该柠檬品种价格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收购价一度飙升至每斤15元。为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方兆锋还与种植户签订保底价回收协议,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至2023年,合作社种植面积超3000亩,年鲜果订单突破300万斤。
方兆锋(右一)与专家对柠檬育苗技术进行讨论
以“猴”为媒:拉动柠檬产业三产融合
白头叶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数量仅存1300多只,90%分布在扶绥县岜盆乡渠茗屯的九重山自然保护区内。方兆锋利用这一珍稀物种的独特资源,于2021年在保护区内注册成立扶绥猴村柠檬谷生态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简称“猴村柠檬谷”。
方兆锋以“你从远古走来,身披神秘面纱;你从大山深处走来,牵动我的思绪”作为广告语,还在产品外包装盒印上白头叶猴的照片,生动展示了人类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演变历程,传达出合作社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特色。白白头叶猴栖息的环境要求极高,必须是无污染、植被茂密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合作社的种植区域严格遵循有机农业标准,确保生态环境的纯净与可持续性。有了生态优势的加持,猴村柠檬谷的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销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与多家批发商以及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年鲜果订单量达300万斤,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为了让产业更有人气,方兆锋还开发出“探秘白头叶猴+柠檬工坊”的研学路线,带领游客深入白头叶猴栖息地,了解白头叶猴生活习性等知识,让游客体验柠檬从育苗、修剪、施肥到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接待研学师生共计1000余人,接待高素质农民培训及各单位学员600余人。
方兆锋(左四)在研学中讲解柠檬的种植过程
“村站长”模式:小杠杆撬动大产业
为管理分散农户,方兆锋首创“合作社+村站长+农户”的管理模式。每村设村站长1名,负责本村柠檬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宣传新品种以及柠檬果实的统一收购,其收入与农药肥料销售、果实销售等业绩挂钩,还为其提供种苗补贴。合作社每年举办柠檬产业大会,对表现突出的村站长进行表彰与奖励。截至目前,已选拔近40名村站长,辐射带动柠檬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
为更好地开展技能培训,方兆锋和伙伴们共同创立了“扶绥县众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仅提供修剪、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柠檬种植技术培训,还扩大到电工、保洁、电脑排版、茶艺等多领域。通过与农业局和社区联合开展培训活动,并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确保农户能够学以致用。
为解决种植户的资金需求,方兆锋与桂林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建立合作关系,为种植户提供贷款绿色通道,在猴村柠檬谷内设立了一站式的村站银行服务点。种植户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存取款、贷款等各类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为柠檬产业及种植户提供了累计超过200万元的贷款支持。方兆锋还利用自己合作社的专职财务人员,为种植户提供税务筹划等服务。在方兆锋的指导下,村里成功孵化出两个区级示范合作社和两个区级示范家庭农场。
方兆锋(右二)为技能培训学校的学员进行现场教学
乡村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的共舞。通过在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头雁”项目培训,方兆锋对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未来,他计划打造“猴村”文旅IP,建设柠檬深加工基地,让小小的青柠“裂变”出果茶、果酱、精油、清洁剂、文创等多元产品,让更多人了解白头叶猴、爱上“猴村柠檬谷”。
卢雨晴 陈云川 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