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民盟黑龙江省委常委、民盟哈尔滨市委副主委、黑龙江省诺林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季伟在此间进行的黑龙江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发言中谈到,根据2023年的数据,我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30所、普通高校78所、成人高校1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3所,普通高中365所、普通初中1398所、普通小学1315所,相较于我省人口数量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如何有效利用区域资源地域特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季伟委员建议:
用好地域资源 建成特色品牌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着力在用好我省红色文化、冰雪资源、地域特色文化上下功夫;讲好龙江故事,把哈尔滨建筑文化、七台河冠军文化、黑河旅俄侨文化、尚志抗联文化等作为教学内容和案例素材融入思政课,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针对部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单调乏味的现象,在加强课堂主渠道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省各地博物馆、纪念馆、校史馆育人功能的深入挖掘,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尊重区域特色、凝聚地域智慧、探索差异性、个性化的一体化建设路径,营造“一地一品”的品牌建设氛围。结合各地思政课建设实际,通过我省各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片区的打造,实现试点帮扶,提升我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完善评价体系 健全长效机制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来,我省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质量得到根本性提升,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纵向衔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应该在机制建设层面着力加强制定我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完整体系化的评价体系、指导评议机制,统筹推进各学段间思政课教学观摩常态化交流,针对各学段间交流沟通、研修培训、集体备课、专家指导等因时间、人力、物力等受客观条件制约的问题,应着力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打通线上途径,开通网上“集体备课教室”“线上同一堂思政课”等常态化学习交流模式。
家校社会联动 形成育人合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项重要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需要各参与主体同向同行、通力配合,也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力量,整体联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路径、教育方式等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整合,以确保育人的效果最大化。统筹规划,强化组织领导,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思政课教师,都要步调一致,统一部署、一体推进,通过开设“家长学堂”让家长充分认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势在必行,选拔准入一体化、师资培训一体化、业务交流一体化、服务保障一体化,着力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大中小学思政课师资队伍,确保我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陆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