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癌多发转移,癌细胞不仅在肝脏内肆意扩散,还悄悄向肺部等处伸出了“魔爪”……拿到这一诊断结果时,50岁出头的林女士(化名)一度认为自己已陷入绝境。
带着沉重的心情,她住进了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经过SBRT放疗+免疫治疗,如今林女士逐渐恢复中,不但胸膜转移结节消失,胸骨转移灶及肝转移灶均出现明显消退,实现了医学上的部分缓解,ECOG评分0分。体重恢复至60kg的她精神状态良好,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
今年4月,林女士在体检中发现“肝肺多发结节”,去年9月因“肝占位”进行了腹腔镜下左肝外叶胆管细胞癌根治术,对于发现肝肺多发结节,她感到非常紧张。住院后胸腹部CT显示,双肺内及右侧胸膜见多发结节,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肝内多发结节,最大者直径2cm,增强扫描见环形强化。临床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伴肝、肺转移 (rT0N0M1 IV期)。
才50岁出头的她不甘心生命就此加速进入倒计时,将全部信任托付给萍乡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团队。
肝内胆管癌ICC(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是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治疗方法后等与肝细胞癌差异较大。该病发病隐匿、进展快、早期确诊率较低,治疗预后均期待改善。
为了寻找治疗新突破,萍乡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团队不断探索,由于患者接受一线化疗,二线免疫+靶向治疗,三线参加IDH1抑制剂临床试验靶向治疗,疗效均不佳,结合林女士的病情,为她制订了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考虑到她主要症状为右侧胸背痛,考虑为右侧胸膜多发结节所致,可考虑局部放疗,患者多发转移病灶,无法全部包括放疗靶区,拟行局部较大病灶SBRT姑息放疗,控制患者胸背痛症状为主,放疗后继续予以免疫维持。在治疗三个月后,开始予胸膜转移病灶姑息性SBRT放疗。放疗后继续予免疫维持。
一个月后,胸腹部CT显示,患者的胸骨肿块明显缩小,双肺转移结节明显缩小减少,右侧胸腔积液消退,肝脏结节稍缩小。
经过近半年的治疗,林女士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明显好转,更让他和家人看到希望的是,复查结果显示她体内不但胸膜转移结节消失,胸骨转移灶及肝转移灶均出现明显消退。
随着影像学、内镜技术、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 肝内胆管癌 ICC 的早期诊断率逐步提高。综合治疗手段MDT 是进一步提高 ICC 疗效的理想治疗模式。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治愈 ICC 的首选治疗方式。介入、消融、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随着影像学、内镜技术、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经验的不断积累, 肝内胆管癌 ICC 的早期诊断率逐步提高。综合治疗手段MDT 是进一步提高 ICC 疗效的理想治疗模式。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唯一可能治愈 ICC 的首选治疗方式。介入、消融、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2023年,萍乡市人民医引进西门子双能量平台下的SOMATOM go.Sim大孔径模拟定位CT,SOMATOM go.Sim无需配备外置呼吸门控设备即可实现完整的4D-CT模拟定位功能。即可以在患者自由呼吸的情况下精准捕捉肿瘤运动轨迹,完成肿瘤的定位,最大限度地消除因为呼吸运动对放疗精度的影响,能更准确、高效地管理运动靶区,临床上常用于受呼吸运动影像的肿瘤,如肺肿瘤,肝肿瘤。大孔径模拟定位4D-CT的临床运用,高效助力萍乡市人民医院肿瘤患者精确放疗进入了更加“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三精时代。 (鲁志兵 蔡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