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神游黄河趣味浓——读《听故事游黄河》

2024-12-13 09:50:34   来源:今日热点网

站在黄河入海口的岸边,望着奔流入海的黄河,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便有了些许的遐思,若能沿黄河逆流而上,最终到达黄河的发源地,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旅行啊!只是想想而已,最终也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不过最近用另一种方式满足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读雨兰编著的《听故事游黄河》(济南出版社)。

《听故事游黄河》是一本绘本,由陈国锋、何小西绘画。说到绘本,很多读者会认为是儿童看的书,《听故事游黄河》这个绘本却有点特别,它不仅适合青少年,也适合普通大众。也许很多读者认为,我读过很多有关黄河的书,在学校也学过关于黄河的文章,还用再读这本黄河书吗?要读的,你读后就会有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能把你知道的零乱的知识,归拢起来,形成关于黄河的知识体系。

这本书的策划和出版颇有新意,融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文字与绘画互映。该书把文字、语音、绘画、书写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这应该是比较新颖的出版形式,并附有设计别致的“手账本”,让读者写写读后感,画画心目中的黄河,说说对黄河的印象。忽然想到这本书也暗合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有明确要求,我们用这些标准来解读一下这本书。

课程标准对听是这样说的:学生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在《听故事游黄河》里插入了语音听黄河故事,能够让学生通过听黄河流域发生的故事,去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黄河故事。如《黄河为什么姓黄》,从战国典籍寻觅,从唐诗里寻找,娓娓道来,告诉你黄河为什么姓黄。

课程标准对说也有要求:“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听故事游黄河》插入的语音故事,非常切合标准的要求,如《星宿海的故事》,用金庸武侠小说开讲,说星宿海的位置、形成、名字的来历,说星宿海的美丽景致,说在星宿海的一场战事,整个故事趣味盎然,能引导读者如何把故事说的生动自然、引人入胜。如《黄河入海口的故事》,抓住新、奇、旷、野四个字,讲出了黄河入海口的形成,讲它的风光旎丽,讲它的稀有物种,听后会令人神往。书中的这些语音故事就是说的范例。

“阅读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是课程标准对读的要求。《听故事游黄河》富有灵性的文字,加上精美的插画,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召利说得好:“绘本拉开了一幅生动的黄河文明画卷,不仅展示了黄河沿岸的人文地理风貌,更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红色血脉。过去与现在在此交汇,必将使青少年胸中激荡起对这片土地更深的爱意与自豪。”著者雨兰是颇有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语言很有亲和力。在这本书里开笔写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我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诞生,这时的我天真烂漫,眼神清澈,还是个小小婴孩。”写出了黄河孩提时代的可爱。该书用一首诗结尾,这首诗用复沓式的语句,写得汪洋恣肆,写得摇曳多姿,写出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写出了黄河的历史沧桑,也是对黄河的诗意概述。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如《听故事游黄河》著者用第一人称“我”来述说,从黄河的源头青海开始,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到黄河入海口的山东,以黄河的自述为主要脉络,串起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介绍了沿途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红色文化,让读者感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有很强的感染力。

《听故事游黄河》是描绘母亲河的原创精美绘本,也是青少年学习语文的辅助教材,更是一本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科普读本。

作者简介

孙永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文学自由谈》《山东文学》《文学报》等报刊,入选《散文选刊》《当代散文精品选》《草筐里的秘密(时文精选)》等多种书,并被应用于语文试题,出版著作有《燕语书林》《纸墨游思》《作家教你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