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红岭煤矿把降本增效作为推动矿井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有效抓手,号召全矿干部职工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深挖内部潜力,做到了矿井经济效益最大化。
“下岗”废品再“上岗”的转变
“以前升井都是两手空空的,自咱矿井口物资回收站成立后,我们在上、下井沿途以及工作面,发现锚索托盘、道夹板、绳卡、螺钉等这些旧的小材料都收集起来。升井后一起交到井口物资回收站进行加工修复,既为矿上节约了成本,自己还能得到奖励,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我更要努力干。”机运队职工吴鹏笑容满面地说道。为全面提高物资回收复用效率,降低材料费用投入,成立了废旧物资回收点,从井下回收上来的金属网、道钉、道轨、锚杆等废旧物资,都要在这里进行严格验收、分类、修复,做到“经济合理、质量上乘、安全可靠”,再二次投入使用。针对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丢失、浪费、损坏等现象,还出台了《物资回收复用管理办法》,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系统跟踪管理,核实各单位材料使用情况,对材料丢失浪费现象、不及时回收的单位给予处罚。严格按照“谁回收谁受益”的原则,对个人进行奖励。回收上来的材料当天就清算并开具物资回收单,月底就凭借清单得到相应的奖励,此举调动了员工参与积极性。
由“发工资”到“挣工资”转变
“一个柱鞋加1分,两个柱鞋加2分,昨天咱们共计加工了136个,扣除任务数目,每个人还额外得到了2分工分……”走进红岭煤矿机修厂,厂长马现军正带领班组人员对前一天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这是内部市场化管理在基层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面对今年以来煤炭行业的严峻形势,矿井不等不靠,持续探索市场化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空间,倾力推动“人人当经营者、岗位成利润源”为理念进行宣传。此外,还以全面预算管理、定额管理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内部市场化实施方案,形成矿井、单位、班组、岗位“四级市场”,差异化制定岗位定额,精准分解、逐级压实生产经营预算指标。通过“多劳多得”等形式,不断细化市场化管理的颗粒度,能落实到岗位不到班组,能落实到班组不到区队,切实做的了全矿职工由“企业发工资”到 “自己挣工资”。据悉,今年以来,通过修旧利废共计节约资金3100多万元,比往年增加200万元。
从“管现场”到“控源头”的转变
“现在咱矿的区队材料使用,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都在比那个队材料节约的多,废旧材料循环利用的好,只有讲节约才能多挣钱。”综采队材料员韩红强直言,差异化分配,打破了以前同工同酬的概念,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为鼓励全矿干部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坚决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制定并下发了《区队材料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控制各区队月度材料费用和领用流程,落实“物资台账”管理。同时,还推行“一月一计划、一月一考核”的方式,对井下各区队物资使用情况公示和通报,重点跟踪采煤面大型材料的使用考核,并时时展示班组材料费用支出、奖罚、创标激励结果,让职工明白了“降成本就是增工资”,形成了“先算后干、边算边干”日分析、日改进的算账氛围,有效的从源头控制材料的浪费。今年以来,材料费用同比减少100多万元。沈字红 王陈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