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为时代发展的蓬勃生命力,理应在新时代扎根祖国大地,深入行业企业,关注国计民生,融合多学科知识,建设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以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西北大学“田野云端实践创新小队”积极响应号召,在7—10月期间连续走访西部地区多个典型城镇,扎根多个待发展乡村,旨在从城乡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走访等方式探讨新质生产力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城乡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走进重庆,调研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重庆之道”
重庆作为西部发展的重镇,积极促进高新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据统计,重庆市目前有2484家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8成;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5家,制造业企业占比近9成。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以及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转型升级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4年7月22日—28日,“田野云端实践创新小队来到重庆市两江区,走进重庆市七腾科技公司,峰米科技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家专精特新企业,了解科技赋能产业转型的相关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在调研中,他们了解到当地的政策优势与支持为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空间。重庆两江新区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内陆开放高地,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区域优势。政府的支持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两江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政府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也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几家公司的共性也值得注意。除了关注技术创新,紧跟市场需求,做好垂直市场地位也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在调研中他们发现,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智能家居和物联网的普及为七腾机器人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环保意识的提高则为海润节能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扎根陕北,找寻乡村发展困境的破局之路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公布井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长期以来,贫穷、落后一直是村子的“标签”。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公布井村以产权改革为契机,通过采取“123”举措,逐步形成了“体系建设先行、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保障配套”的一体化集体产业改革模式,走上了又快又好发展的致富路。但是,由于受到基础条件、发展要素、农业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该村的发展仍存在不足之处。
2024年7月16日—22日,调研小队来到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公布井村,从公布井村种植业和养羊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西部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发展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对于定边县乃至整个榆林市来说,畜牧业均是各个村庄的重要产业,公布井村也是位临宁夏盐池地区,两地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的相似度较高,绵羊及山羊肉质水平相似。而据当地养殖户反映,宁夏地区为当地的农户提供了相较于公布井村更好的优惠政策与品牌效应,两地居民年收入差别较大最终导致当地养殖户积极性降低,而推进产业化标准化更是难上加难。产业不成规模,就无法与外界进行大规模销售,虽然这里的羊肉品质好、价格低,但传统的销售模式使得当地的羊肉产业难以形成品牌效应。与此同时,长期的粗放式畜牧方式也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恶化。
对此,调研小队在采访了众多村镇干部、村民、乡镇企业家等人后认为,定边县打造“定边羊肉”品牌,要坚持政府为主导,龙头企业+农户为主体新型经营模式。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乡村振兴型企业”独特优势,推动肉,毛,奶产品深加工,打造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在品牌打造方面,要利用新媒体积极宣传,使村民参与到自媒体中群策群力。而对于生态环境问题,要引导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积极进行综合利用,提倡农牧结合、种养平衡一体化,提高饲料综合利用率,优先保障饲草料有效,优质供给。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率与土地承载力情况,推动小区域种植优质牧草。同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水源供给。
深入庆阳,探索基于乡村农业多线发展的多元之路
庆阳市华池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以菌菇和中药材种植而闻名,但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依然不适应乡村振兴的新格局。近年来,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全县上下加快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三元双向”是华池县以“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创品牌”为总体思路,所构建的农业发展格局,是用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模式。
2024年7月29日—31日,调研团队来到庆阳县刘家湾村、城壕镇和山庄乡,了解当地农业集群发展及“一村一品”情况。在调研中,他们了解到,“三元双向”、具体来说,它将种植业提供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养殖业的饲料或菌业的生产原料;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料,再用于种植业;菌业产生的废菌棒作为有机肥料的原料用于养殖业。“三元双向”使农业废弃物作为资源在种植业、养殖业和菌业三个产业之间双向闭合循环利用。
通过考察刘家湾村的中药材产业,城壕镇和山庄乡的菌菇产业,团队发现三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群化程度高,但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知名度不高、文旅业发展未能与特色农业相结合的问题。对此,他们认为当地应该对农业进行多元化改造,提高抗风险能力,采用多样化的种植、养殖、文旅等相关产业相结合以减少对单一作物或产品的依赖。而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方面,要着力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组织专家或宣讲团队定期到农村讲解宣传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知识,组织村民进行职业技能学习,通过在村集体之间开展生产技术大比拼等多种方式,激发农民学习动力,促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的传播。同时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发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例如,可以依托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建设生态康养小镇,让游客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健康养生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挖掘和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历史文化古镇,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
在实践调研中,团队致力于研究新质生产力在农村经济中的应用模式,特别是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生态产业链构建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弥合城乡技术与资源的鸿沟。同时,团队也加深了对乡村振兴与新质生产力结合的认识,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