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患者坐着轮椅来的,出院时就能站起来了。”谈及自己的专业,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想的自豪溢于言表。
自2013年进入医院至今,已是李想钻研脊柱专业的第11个年头,从技术“萌新”到副主任医师,他凭借对业务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次次成功守卫人体的生命之轴,让患者实现“挺起脊梁”的梦想。
早晨“黄金40分钟”
是他从医11年来一贯的坚持
在脊柱外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早晨的“黄金40分钟”,就是医生一天工作的开始。
“我们科室要求,所有医生每天早上7点20分前必须到办公室,利用40分钟时间,与团队一起群策群力,进行术前讨论,为患者制定出最科学严谨的方案。”周一至周六,他没有一天落下,也没有一天请假迟到。
早一些做好准备,患者就少等一会儿。对于李想来说,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是工作常态。
一天凌晨3点多,李想接到了急诊电话:一个20多岁的灵宝小伙骑摩托车不慎摔倒,导致胸椎骨折、截瘫,情况十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李想火速赶到医院,一切准备就绪后,手术从3点多做到了清晨6点多,出了手术室他抬头一看,此时的天还没有亮。手术很成功,患者后续恢复也不错。
李想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仅是一句誓言,更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也是医生肩上无法卸下的重任。
用枕头裹着骨骼模型反复练习
只为用更好的技术服务百姓
与其他外科医生不同,脊柱外科医生更像是手艺人。他们需要用灵巧的双手,刚柔并济,细致打磨每一道步骤,精雕细琢每一处病灶。
“刚入行时,在外进修深造,一有时间我就想办法找模型标本练习,甚至用枕头裹着骨骼模型练习穿刺技术,光枕头就扎坏了好几个。后来进修时,又在实验室里反复练习手术步骤。”哪怕已经过去近十年,李想依旧对初入脊柱外科的那段岁月印象深刻。
李想的精益求精,不仅在于难能可贵的外出学习,更在于平常的点滴积累。“光学习资料,我就有七八个硬盘,少说也有10T了。”他说,“每一次学习机会都不能放过,老师授课的文字资料、手术视频等,平时都会拿出来学习观摩、温故知新、查缺补漏,力求手术尽善尽美。”
在李想看来,医术之路,是学无止境的,唯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以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护航百姓“脊梁”。
患者的康复,就是医生最大的快乐
从医十余载,李想用一把手术刀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和活力,践行着医者仁心。
30多岁的王女士(化名)就曾在李想的治疗下,实现了挺起脊梁的心愿。曾经,近200斤的她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疼、腿疼,甚至一度到了影响大小便的地步,辗转于多家医院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最后,王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李想求诊。
“病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她的精神很崩溃,人都有点抑郁了。”李想说,“为患者诊断完后,我建议她行Endo-LOVE镜下开窗技术,这是个微创手术,恢复起来也快。”
后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王女士就转到了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术后第二天戴着护腰支具在床边慢慢挪动,自诉下肢疼痛基本缓解。“真没想到,术后第五天我就可以出院了。”李想说,患者的康复,就是医生最大的快乐。
亲眼见证患者从初见时的自卑敏感、步履蹒跚,到术后康复的身姿笔直、自信开朗,李想深刻感受到了帮助患者“挺起脊梁”的意义。
“要有过硬的刀,也要有慈悲的心”
“作为脊柱外科医生,既要有一把过硬的刀,也要有一颗慈悲的心。”在李想心中,临床技术和人文关怀同等重要。
把每一名患者当家人对待,是李想的从医准则。有一次,一位70多岁的患者坐着轮椅来就诊,患者还有糖尿病、高血压,当时高烧不退、肢体麻木,接近瘫痪的状态。
在完善了各项检查后,需要进行颈椎手术。手术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后,患者被推进ICU继续观察。放心不下患者的李想,跟着患者“住”进了ICU,在里边蹲守了两天两夜,时刻观察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直到患者四肢能缓慢挪动,他才长舒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ICU。
累并快乐着,就是李想当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十余年来,让太多患者重新挺起脊梁,李想在用行动践行着脊柱外科医生的使命。
作者:汤剑燕 牛鹏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