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还必须做好“水”的文章。近年来,寺河矿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工业污水处理扩容等重点环保工程加快落地,使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矿区天更蓝、水更清。
登上斜管沉淀池进行水质取样,这是寺河矿工业污水处理厂职工每天接班后做的第一件事,随后还要进行水质调节等措施,确保每天从井下提升上来的5500多吨工业污水经过处理后常态达标、时刻可控。
寺河矿地面运行工区运行三队矿井水处理站职工杨琪表示:“处理达标后的净水,返回井下继续生产使用,其余的用作了选煤厂生产以及地面洒水抑尘、绿化浇水等。产生的污泥也全部通过专输管道运至选煤厂,制成了煤泥饼。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零外排、零污染。”
与污水处理同样“治污不见污”的,还有寺河矿的粉尘治理系统。在该矿选煤厂原煤车间厂房内错综林立的设备中,一套崭新的墨绿色设备显得格外显眼。据了解,这是该矿去年新安装的脉冲布袋除尘器。通过采用高能效的过滤材料和先进的清灰技术,除尘效率高达99.9%以上,能够确保煤尘的有效捕集和处理。
寺河矿选煤厂原煤车间技术员王龙龙表示:“该设备的应用效果显著。它不仅能够有效捕集煤尘,降低生产现场的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还能够减少粉尘对设备的损害和腐蚀,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煤炭企业加强矸石山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不仅有助于改善矿区环境,提升企业形象,更能挖掘废弃物资源价值,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成庄矿每年产生大量煤矸石,大部分用于填沟造地。站在扩大煤炭产业链、恢复生态资源的高度,该矿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统筹规划排矸场选址,边排矸边治理,边复垦边绿化。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该矿扎实细致做好填沟复垦每一个步骤。将矸石充填于山沟后,随时用推土机推平、碾压,并及时在矸石上覆土,作为涵养水源的保水层进行压实,再覆盖表土作为耕作层,再用机械起垄,形成大小均匀的耕作地块,最后进行人工精细平整。为了防止出现流失和坍塌现象,排矸场内构筑挡土墙,建设排洪沟、导流渠等设施,确保雨季雨水顺利排出,又可在旱季对地块实施灌溉。因为复垦地块平整,耕种、收获都可以实现机械化,而且产量较高,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
成庄矿工程管理部陈伟表示:“长期以来,我矿坚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坚决守牢环保底线、红线。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矿井实际,不断在废弃巷道矸石充填、煤矸石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推动矿井绿色低碳发展。”(郭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