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节日期间边境线、林区的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庆期间,五岔沟森林消防大队和边防派出所以及地方扑火队组织专门力量联合深入中蒙边境及辖区内多个重点林区、高火险区,对林情、民社情进行实地踏查。
在到达中蒙边境线后,大队利用无人机和相机进行全景尺度画面拍摄和近景尺度画面拍摄十余公里,对边境线内外可燃物概览、“树线矛盾”和林下可燃物近览等进行数据收集,并与去年留存的信息进行对比,形成精准的踏查分析报告。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五岔沟镇五岔沟林场东检查站,植被以原生植被为主,上层乔木主要有白桦、油松、樟子松等树种,下层灌木为珍珠梅、黄刺玫、马尾松等,林下可燃物大多为落叶、苔藓和枯树枝,厚度5到10公分……”在辖区林场,大队长鞠学良领着踏查小组,现地查看地形地貌,记录林区植被类型、林下可燃物载量;标记附近可用水源和交通道路;对重点火险区域进行详细标注,确保采集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从实地踏查情况看,五岔沟镇林场植被茂密,地形复杂,主要林区林内可燃物载量较多,地表可燃物覆盖在林下与植被交错叠加,以落叶、苔藓和枯枝为主,可燃物较为干燥、易燃;加之,林区内防火设施较为欠缺,且防火标语较少,达不到防火宣传效果。
森林防火是一项系统工程,踏查工作就是实现防火工作“信息化”“数据化”“精细化”的最佳途径。只有深入边境线和林区腹地,对各类数据进行取样、汇总、比对,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拟稿人:鞠学良、谭哲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