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投资 > 资讯 >

传承历史记忆助推衡水乡村振兴

2024-09-27 15:14:24   来源:中华网

讲好乡村故事,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近日,河北省武邑县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对武邑镇吕庄村“五四”精神的践行者吕济川的革命事迹进行了挖掘整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吕济川照片

吕济川(1897年—1976年),又名吕楫臣、吕楫之。生于1897年,出身农家,河北省武邑县武邑镇吕庄村人,其父是农民兼木匠,虽然识字不多,但非常羡慕有文化的读书人。吕济川行三,自幼聪明伶俐,于是,父亲便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1906年接受启蒙教育,1908年在本村吕体元先生开办的私塾学校学习。由于天资聪慧,成绩优异,于1912年考入了武邑县城高等小学。1914年毕业后直接考入河北省冀县省立第十四中学,在冀中读书四年后考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了减轻大学期间的学费负担,吕济川利用课余,跑熟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搞起了业余家教,通过为中小学生补习功课,挣钱贴补自己的学习费用。两年下来,终于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吕济川在“北高师”期间,积极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当时驻京各高校学生为了反对军阀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高呼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等口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痛殴驻日公使章宗祥。为此,吕济川等三十多名学生遭到军警逮捕关押,后经广大师生强烈抗议后获释。

在“北高师”毕业后,吕济川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参观团,随林砺儒先生及其他二十多位同学赴日本考察学校教育。历时五十余天,先后参观了大阪、东京、广岛等城市的学校,

回国后,决定投身中国的教育事业。

吕济川立志教书育人,1922年至1935年先后在山东省立第三师范(聊城)、河北省立保定六中、绥远省一中、青岛市立一中、省立济南高中以及省立济南女子师范连续执教十三年,并受到各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吕济川手迹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同时家乡又遇到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面对日寇大举进攻不断推进,决心离开家乡,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去。1937年10月,他同本村小学教师吕景瑞冒险涉水离开家乡,经山东到达河南,并于1938年2月应校长杨韫斋邀请,到由河北省各校流亡师生组建的河南淅川国立一中任教,除任课之外,还兼任教务组长。由于抗战心切,吕济川兼职不兼薪,将兼任教务组长的薪俸全部捐献给前方将士。

1940年,吕济川先后在四川省立成都烈五中学、省立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私立南熏中学、五通桥私立通材中学以及自贡市私立蜀光中学执教共十一年。1949年全川解放后,他拥护共产党,热爱新社会,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

吕济川就任泰安一中校长的任命证书

1951年2月,在成都石室中学三度执教的吕济川,接到来自山东泰安一中校长孙备五的邀请函,他喜出望外,随即辞职来到泰安一中执教,并成为教学骨干。195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956年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57年转为正式党员,1958年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1959年被评为泰安市先进工作者,1960年被评为泰安市教育先进工作者,1961年出席山东省群英会,1962年升任泰安一中校长,1963年再次当选人大代表,1965年退休。

吕济川在泰安一中工作25年,其中15年在教学一线。退休后,他仍积极参与学校工作,直至1976年吕济川病逝,享年79岁。他的骨灰葬于泰安市革命烈士陵园,后迁至泰山南麓罗汉崖公墓。

吕济川一生坚持原则,不攀附权贵,谦虚谨慎,清正廉洁。他热爱祖国,积极进步,崇尚民主与科学,无私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是“五四”精神的践行者。(作者:吕学达 吕建刚 吕君喜)